让城市更有品质生活更多和谐

——长治市潞州区营造安全文明出行环境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地市新闻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现在路好走了,买菜也方便了。”7月的长治市潞州区街头,市民纷纷向东街街道长兴社区网格员宋肖楠点赞,反映城市交通环境的变化。作为长治市中心城区,今年以来,潞州区以文明交通品质提升行动为抓手,通过网格化巡查、靶向化整治、立体化宣传“组合拳”,让安全文明出行成为城市新风尚。
  长治市英雄中路商圈是潞州区的繁华地段,过去高峰期时常出现车辆违停、占道经营等问题。如今,这里的交通秩序明显改善,得益于潞州区创新的“交警+城管+街道”三位一体网格化管理模式。全区被划分为若干责任网格,实行“定人、定岗、定责”,网格员用智能终端即时上传问题至联动平台,相关部门限时处置,形成“发现—上传—处置—反馈”闭环。“过去各部门单打独斗,现在联动处置效率大幅提升。”长治市城市管理局英中中队中队长常国韦说。4月以来,全区处置交通乱象2000余起,巷道通行效率提升40%。
  针对“停车难”“占道经营”等痛点,潞州区启动“空间革命”。对东狮子街等6条街巷“微改造”,新增停车位240个;在长兴南路等路段划分停放区域;整治英雄南路等17处“马路市场”,新建辛水巷等标准化便民市场,引导摊贩“退路入市”。截至目前,全区联合执法50余次,规范摊点1108处,拆除路桩地锁30余个,疏通了交通“肠梗阻”。
  “我们不仅要‘整’出效果,更要‘管’出长效。”常国韦说。为巩固整治成果,潞州区下足“绣花”功夫。在便民市场、街道建立“街道+城管+社区”联合巡查机制,安排专人驻场管理;在交通要道,实行高峰时段重点值守;在背街小巷,发动居民参与共治。同时不断完善管理机制,根据群众需求升级服务设施,让城市治理既有力度又有温度。同时,线上线下立体宣传同步发力,工作人员进社区、学校宣讲,发起“共建文明街巷”行动;新媒体平台开设“文明交通·我践行”专栏,用短视频、海报传播知识。
  如今,潞州区道路畅通、市场有序、市民文明,一幅幸福和谐的城市新图景正徐徐展开。

本报记者任志霞 本报通讯员孙鸣

(责编:温文、李琳)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