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顺县创新举措拓渠道 精准服务促就业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地市新闻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在职业技能培训现场,求职者认真进行实操训练。


  就业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是民生改善的“压舱石”,更是社会稳定的“定盘星”。今年以来,平顺县将稳就业、保就业作为重大民生工程,以政策为基、以服务为桥、以创新为翼,多渠道拓岗、全方位服务、深层次赋能,推动就业工作落地见效,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筑牢民生根基。
  跨区协作搭桥梁 劳务输出拓新局
  “在北京森林消防队伍的四个多月,不仅练就了好体魄,更找到了人生价值。”平顺县青羊镇郭和村26岁的琚鹏杰,通过县人社局专项招聘,成为北京市怀柔区森林消防综合应急救援支队的一员。这是平顺县依托与怀柔区对口合作机制,拓宽就业渠道的生动缩影。
  2024年,平顺县深耕区域协作,借势怀平对口合作东风,精准筛选适配岗位,在各类招聘活动中设立“怀柔专区”,举办专场招聘会,为怀柔输送森林消防队员。据了解,北京怀柔区今年计划对平顺籍人员专项招录25名森林消防员,月薪5000至6500元,涵盖五险一金、带薪年假等福利,食宿及被装均由单位保障。
  为持续深化协作效能,去年11月,平顺县人社局联合怀柔区人社局举办“就在冬季职引未来”大学毕业生专场招聘会,吸引全县11个乡镇5000余名劳动力参与,800余人现场达成就业意向。
  近年来,平顺县积极加强与外部地区的合作交流,拓展就业新空间。与周边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建立劳务协作机制,定期开展劳务对接活动,了解当地企业的用工需求,组织本县劳动力外出就业。目前,已与5个城市建立了劳务协作关系,累计向外地输出劳动力1.2万人。
  同时,为更好地服务平顺籍外出务工人员,鼓励更多劳动力外出务工,持续增加工资性收入,平顺县还开通了外出务工人员服务热线,针对外出务工人员法律咨询和就业援助服务等多方面的问题进行全方位解答。
  线上线下筑平台 供需对接零距离
  “通过‘顺职成’平台看到招聘信息,现在在睿拓科技做数据标注师,每月收入稳定,还能兼顾家庭。”这是平顺县搭建就业服务平台的受益者心声。平顺县人社局局长贾擘介绍,通过线上线下联动,已为睿拓科技成功招聘54名数据标注师,该岗位负责网络平台违规信息审核,实行计件工资制,月薪2500至4000元,缴纳五险一金并提供专线公交等福利。
  近年来,平顺县积极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就业服务平台,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为求职者和用人单位牵线搭桥。线上充分利用“长治好工作”就业平台,“平顺县零工市场”抖音号,“顺职成”零工市场招聘求职小程序,大力推行云招聘,通过抖音、微信、电视广播、印发宣传单等方式不断发布、更新招聘信息和工作岗位,为招聘企业与劳动者搭建直通车,让广大劳动者足不出户就能选择到心仪的工作。
  线下常态化举办各类招聘会。今年已先后举办“春风行动”“促进转移就业助力乡村振兴”“就业援助月”等系列招聘活动,组织省内外企业参会,提供涵盖制造业、服务业、电子商务等多个领域的就业岗位1.2万余个,达成就业意向1500余人。在招聘会现场,还设立政策咨询专区,安排工作人员为求职者解读就业创业扶持政策、职业技能培训政策等,为群众答疑解惑。
  精准施策强保障 重点群体稳就业
  “社区公益性岗位让我有了稳定收入,日子更有奔头了。”作为就业困难人员,李大姐通过公益性岗位安置实现就业,这得益于平顺县针对重点群体的精准帮扶。
  今年以来,平顺县把稳就业、保就业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积极拓宽就业渠道,突出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全方位提升公共就业服务水平,让千家万户端稳就业“饭碗”。
  针对高校毕业生,平顺县实施“就业创业促进计划”,开发见习岗位200个,举办专场招聘会3场,助力400余名高校毕业生就业;针对就业困难人员,在社区服务、环境卫生等领域开发公益性岗位300个,优先安置零就业家庭、残疾人等群体。同时,严格落实脱贫劳动力稳岗政策,2024年发放交通补贴16210人、612.31万元,稳岗补助17626人、2115.36万元,筑牢脱贫群众增收防线。
  此外,平顺县紧扣市场需求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开设电工焊工、家政服务、中式烹饪、电子商务等热门专业,今年已培训1200余人。积极开展创业培训,为有创业意愿的人员提供创业指导、项目策划、融资服务等“一站式”创业服务,带动300余人创业、200余人就业。依托旅游资源发展乡村旅游,通过中药材种植、特色养殖延伸产业链,促进农产品加工、销售等环节的就业,让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
  就业是民生之本,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百姓福祉。平顺县将持续加大就业工作力度,不断创新工作举措,优化就业服务,努力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让就业的“春风”温暖千家万户,为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山西晚报·山河+ 记者 张文举 通讯员 管保丽 王超

(责编:李琳)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