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新闻现场】从“方寸绿地”到“幸福载体”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地市新闻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叮叮咚咚锵……”
  伴随着欢快悦耳的鼓点,7月14日早上8时左右,星光腰鼓队队员们便在全新修缮完成的阳泉矿区平潭街街道西社区的小游园里开始了排练。
  小游园里,阿姨们在悠闲地跳着广场舞,时而发出阵阵欢笑;上班族在忙碌之余漫步于树荫下,享受着和风鸟鸣的惬意;孩童们在红色步道上追逐嬉戏,玩笑打闹乐此不疲……居民纷纷为这份触手可及的“绿色福利”点赞。
  平西社区党委书记、主任光蓉蓉向记者介绍,这个小游园建筑面积约2200平方米,通过硬化场地、增设坐凳与凉亭、丰富绿植、设置入口标志等改造,有效改善了社区的人居环境,充分满足了居民下象棋、踢毽子等各种日常休闲娱乐活动的需求。除了为居民提供更多文体活动场地外,这些小游园还实现了社区绿植观赏区向多功能“会客厅”的转变。
  曾经因绿植周边地面没有硬化导致汛期泥水横流,如今这里华丽转身,成为三季有花、四季笑语的社区绿洲。防滑路面串联起红色廊架与蓝色休闲区域,吸引周边居民前来散步、休憩。
  从“环境痛点”到“生活亮点”,小游园里满是民生温度。据了解,自2024年9月以来,阳泉矿区先后对位于桥头街道段北沟社区、沙坪街道沙沟社区等的7处小游园进行了改建,总改造面积1.9万余平方米,全区改造、建成各类公园16个。
  作为典型的工矿区,阳泉矿区将小游园建设纳入城市更新的整体规划,用一个个“绿色细胞”串联起“绿色网络”,回应着“生态修复、民生改善”的双重命题。通过小游园的联动改造和绿色“节点”,让居民在工业记忆与生态景观的交融中,感受城市发展的温度。

  本报记者苏晓晨

(责编:温文、马云梅)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