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中信息学院“淬力同行”“三下乡”团队在晋中市太谷区范村镇开展实践活动
定格幸福 10余对老年夫妇圆了“婚纱梦”
晋中信息学院“淬力同行”“三下乡”团队在晋中市太谷区范村镇开展实践活动
定格幸福 10余对老年夫妇圆了“婚纱梦”
韩疙瘩与韩富仙(右)夫妇拍摄的婚纱照。
扫码看视频。
身穿婚纱、西装,画上淡妆,携手拍下浪漫合影,定格半世深情。近日,晋中信息学院“淬力同行”“三下乡”团队在晋中市太谷区范村镇开展“三下乡”实践活动,为当地10余对老年夫妇补拍婚纱照,用镜头为他们跨越半世纪的相守定格温暖瞬间,圆了老人深藏多年的“婚纱梦”。
第一次穿婚纱拍照,老人们害羞地笑了
7月上旬,在晋中市范村镇,晋中信息学院“淬力同行”“三下乡”团队的大学生走访时注意到,村里的老人大多年轻时条件有限,鲜有机会拍摄婚纱照。
“这辈子没穿过婚纱,总觉得少点啥。”成为许多老人共同的遗憾。“三下乡”团队成员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利用学校开展的“时光爱人圆梦计划”项目,特意筹备了此次补拍活动,带着婚纱、化妆工具和摄影设备来到村里,为老人打造了一场迟来的浪漫。伴随着相机的“咔嚓”声,镜头里,满脸风霜的老两口笑得特别甜蜜,镜头外,俩人的笑容中还有一丝羞涩。
妆台前,头纱轻覆在老人的银发上,镜中映出的既有岁月雕琢的从容,也有记忆里青涩的模样;镜头前,老人伸出布满老茧的手,或轻捻婚纱裙摆,或为老伴整理衣领,动作里满是对岁月遗憾的温柔弥补。
青梅竹马的周天喜与程爱萍夫妇,家中三代从军,“一家当兵,全家光荣”的家训伴随他们走过风雨。婚纱照里,两人相视而笑,藏着日常里“奶奶看中的物件,爷爷从不迟疑”的宠溺;结婚40年的程海川与范秋梅夫妇,是自由恋爱的典范,范秋梅望着身边的老伴,眼里闪着光:“跟着你啊,我咋也愿意。”朴实话语道出半生相濡以沫的笃定;韩疙瘩与韩富仙夫妇曾因场地所限只拍过单人照,韩富仙特意将两张照片嵌在同一相框,此次补拍的并肩合影,终于圆了他们并肩入镜的心愿;羞涩的王宝珠老爷子在志愿者鼓励下轻揽老伴杨玉梅的肩膀,镜头定格时,他望向老伴的眼神里藏了半生的温柔。
“时光爱人圆梦计划”实现了老人的心愿
此次公益拍摄不仅实现了老人长久以来的心愿,更成为记录乡村淳厚家风与坚韧情感的温暖载体。后期志愿者团队将为每位老人精心制作专属相册,让这份迟到的浪漫纪念伴随他们未来的岁月。
晋中信息学院淬炼商学院团总支书记李奥兵介绍说,此次正好是借助学校“时光爱人圆梦计划”项目,才有机会为村里的老人做了这样的好事。该项目从2022年7月运行至今,专注于为老服务领域建设,聚焦晋中市太谷区低保老人精神需求,旨在提升低保老人幸福感的同时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同时学校还成立了摄影工作坊,学校对工作坊和志愿服务队都有专项资金,不需要老师和学生出钱。
“我们的项目一直很受欢迎,因为执行得好也获得过一些荣誉。”李奥兵说,该项目去年获得了全国志愿服务大赛银奖,今年获得了山西省首届新时代志愿服务项目金奖。
每当老人盘起银丝、戴上头纱、手捧鲜花,在志愿者的引导下从扭捏到自然,用镜头定格美好温情的瞬间,将爱融入影像,老人仿佛回到了青葱岁月,重温属于他们青涩爱情的年华,团队成员用粉黛与婚纱弥补了老人们数十载的岁月遗憾。
而这样的活动,也给志愿者们一次次深情的触动,在听取老人的故事中感悟自己的人生,从而让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恋爱观。
山西晚报·山河+ 记者 张婉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