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亮点】蓄势产业集群 激活发展动能

——绛县经济开发区铺展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地市新闻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山西龙纤特种纤维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雪白的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丝在辊轴上飞速缠绕。

太锅集团低碳节能热力绛县有限公司内,其自行研发生产的超低排放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转良好。本栏图片由本报记者李欣摄


  2025年共谋划工业类项目38个,总投资108.4亿元;亚新科等传统制造企业技术升级,博翔汇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序成长;擦亮绿电园区“金字招牌”,助力产业数字化绿色化转型……
  近年来,绛县经济开发区依托其雄厚的工业基础与资源禀赋,以优化营商环境为突破口,聚焦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大健康(生物医药)三大主导产业精准发力,发展壮大特色产业集群,为当地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蓬勃活力。

向优而行 打开发展新空间

  6月30日,山西龙纤特种纤维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雪白的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丝在辊轴上飞速缠绕。这家2021年通过招商引资落户绛县经济开发区的浙企,去年一期7条生产线已全部投入生产。
  企业负责人安红跃至今记得山西龙纤项目的“绛开速度”。“从注册、备案到开工建设,只用了4个月。”他说,总公司在浙江金华,之所以将分公司选在这里,就是感受到了这里优化营商环境的诚意,“开发区审批效率这么高,服务态度这么好,坚定了我们的投资信心。”
  这速度源于绛县经济开发区刀刃向内的改革硬招。近年来,绛县经开区持续深化“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改革,项目落地做“减法”,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间、减证明、减费用;工程建设推“标准”,实行“标准地”“告知承诺制”“区域性评估评价”等流程再造措施,实现了拿地即开工;重点项目有“管家”,组建帮办代办中心,政策上门讲、工期帮着排、审批并联走、难题帮忙解……
  山西博翔汇良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3万吨的特种石墨项目于2021年4月签约落地绛县经开区,2022年7月投产,年产值达15亿元。说起为何选址于此,公司副总经理王毅感慨地说:“原料资源优势、不拉闸不限电,以及良好的营商环境是吸引我们的主要原因。”项目落地时,开发区工作专员主动上门送政策、送优惠、送服务,逐条解读战略性新兴产业电价优惠政策,列明能享受的所有优惠,全程跑办补贴手续……
  绛县经开区行政审批局局长翟海军说,在政务服务上做“乘法”,变被动审批为主动服务;在政策保障上做“加法”,实实在在地吸引了一批批优质企业,绛县经开区产业结构不断完善,发展新空间进一步打开。

向新而行 产业体系更完善

  6月30日,位于绛县经开区二里半的亚新科国际铸造(山西)有限公司车间内,智能机器人精准作业,智慧大屏实时监控小时产量、合格率分析等生产数据。
  这家成立于1997年的老牌龙头企业,近年来不断强化自主创新,掌握3mm薄壁缸体铸造等核心技术,其产品发动机缸体、缸盖等广泛应用于全球知名品牌,2024年实现产值14.8亿元,在全球发动机核心部件市场占据一席之地。“加大创新投入、掌握核心技术是我们站稳全球市场的关键。”公司人事行政总监赵雅萍向记者介绍。
  绛县经开区工业基础雄厚,一个个国之重器彰显硬实力:亚新科处于国内独立发动机缸体缸盖铸造机加生产产能企业前三名;中设华晋享有我国“第六批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殊荣;山西中科晶电信息材料有限公司是国内砷化镓单晶体的生产基地,其产品在国内的市场占有率达到90%以上……
  然而,随着全球经济格局变化和技术快速发展,制造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近年来,绛县经开区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提升工程,围绕产业集群,一个产业一个产业谋划,一个企业一个企业研究,加大绿色化、信息化、智能化技改力度,推广使用节能新技术、新产品,推动传统产业焕发新面貌。
  数据显示,近年来,绛县经开区全区累计实施技改项目45个,完工后的改造项目生产能力平均提升约19%;产品合格率平均提升约7.5%;生产成本平均降低约8.6%;生产效率平均提升约16%。为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向新而行提供了有力支撑。
  传统产业焕新颜,新兴产业发展也正当其时。近年来,绛县经济开发区围绕三大主导产业,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聚焦“补链”“延链”“强链”,精准招商引入一批税收贡献大、产业引领强、科技含量高的先进企业,突出开发区产业特色,实现产业集群化发展。
  博翔汇良生产的特种石墨主要应用于新能源行业,市场前景广阔;山西龙纤生产的特种纤维强度达钢铁15倍,填补了我省特种纤维生产空白;山西广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区内大健康产业的龙头企业,聚焦道地药材全产业链开发工程,着力打造中药材加工产业集群……
  向新而行,步履不停。随着博翔汇良、先锋科技、四川国光集团等一批科技含量高、成长潜力大、市场竞争力强的优质企业落户,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链集群发展,绛县经济开发区已形成多点支撑、多业并举的产业发展格局。

向绿而行 转型升级再提速

  污水管网在地下延伸,低碳技术在车间应用,绿色电流在电网奔涌。绛县经开区以系统思维构建绿色低碳发展生态,正将生态优势、资源优势加速转化为产业胜势。
  园区绿色低碳发展,基础建设是关键一环。今年以来,园区生活及工业污水管网铺设工程项目已完成招标,建设指日可待;工业污水深度处理及扩容项目,设计招标正紧锣密鼓推进。两大治污项目建成后,将彻底打通园区水环境治理“最后一公里”,为产业绿色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太锅集团绛县集中供热项目是该区2021年引进的绿色标杆。“环保也是竞争力,减排就是增效。”太锅集团低碳节能热力绛县有限公司负责人范坤烨介绍,该公司自主研发的超低排放循环流化床锅炉及脱硫除尘设备,实现了煤的清洁高效燃烧,更可协同处理纸渣、药渣、污泥等废弃物,显著降低污染排放。
  产业因绿而兴,园区因绿而优。绛县经开区积极推进“绿电园区”建设,着力打造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示范样本。
  作为全省首批“绿电园区”试点项目之一,绛县经开区绿色动能澎湃。项目总投资约18亿元,200MW风电、100MW集中式光伏以及70MW分布式光伏的蓝图加速落地;抽水蓄能电站、共享储能、风光制氢等重大项目梯次推进;新华三智算中心项目成功签约,开工建设指日可待……
  “绛县经开区坚持走一条以绿色为底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着力打造千亿级新能源一体化产业集群。同时我们正在积极谋划筹建占地约200亩的电子产业园,承接产业转移、抢抓历史机遇,坚持向新而行、向绿而行、向效而行,为推动山西高质量发展作出新贡献。”绛县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薛云涛表示。

李欣 李俊鸿

(责编:李琳、温文)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