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产业振兴促进乡村全面振兴】菌菇住进“智慧舱” 撑起乡村“致富伞”

——走进晋城市城区玉苑村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地市新闻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金耳长势喜人,这两天正是采摘的时候。”山西锐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人员杨子潇手捧金耳菌包,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山西锐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位于晋城城区玉苑村。近日,记者在该公司20多平方米的智慧出菇方舱内看到,1500个金耳菌包分两列整齐摆放,在专用生长照明灯的照射下,散发着诱人的菌香。
  金耳生长于云南、贵州等高海拔地区,对生长环境有较高要求。如此娇贵的“金疙瘩”,为何会落户北方?“以前种菌菇靠天,现在靠技术。”杨子潇介绍,“智慧出菇方舱运用5G智能化远程管理系统,精密监测食用菌生长环境,再通过AI数据智能分析进行动态调整,模拟实现食用菌所需的气候条件。这套智能化管理系统能够实时监测金耳生长的温度、湿度、通风等情况,并通过净化水系统和新风系统,及时调整室内参数,确保还原金耳原产地的生长条件。”
  “这套智慧管理系统,不仅可以在方舱内控制实现,还可以在个人手机APP上远程操作,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是新时代农民种植菌菇的好帮手。”杨子潇告诉记者。
  智慧化生产方式,很快让玉苑村的菌菇火“出圈”,吸引了周边市民前来采摘。市民侯鹏霞说:“这里有常见的平菇、香菇,还有少见的金耳、鹿茸菇。选择种类多,还能亲自采摘,新鲜又干净,吃起来很放心。”
  “金耳在市场上每公斤售价80元左右,但我们每公斤只售价30元,非常受欢迎。目前,智慧出菇方舱的金耳主要有两种销售渠道,一种是对接饭店直供,另一种供市民采摘。”杨子潇介绍,“下一步,我们将开发一条菌菇专线,将新鲜的菌菇直接配送到家。”
  玉苑村的村干部为记者算了笔账:“一个方舱前期投入大约10万元,金耳一个舱1500棒,生长周期40天,每个周期平均生产750公斤,年产量约7500公斤左右,单个方舱平均年产值可达22.5万元。除去成本,每年村集体可增收10万元。”
  目前,玉苑村的9个方舱已经全部投入使用。这种以智慧出菇方舱为载体种植食用菌的新型现代智慧农业模式也逐步推广。
  “我们已经与城区达成合作意向,拟建成100个智慧出菇方舱。目前凤翔、凤鸣两个社区已建成投用14个,牛山村、孙村的10个智慧方舱正在加紧建设中。接下来,我们将拓展延伸上下游产业链,做好菌菇产品深加工、配送等业务,引导更多农户参与到现代智慧农业中来。”杨子潇对未来的发展信心满满。

 本报记者崔振海 通讯员裴囡囡

(责编:刘洋、刘_洋)
夏县:31.5万亩小麦进入收获期

夏县:31.5万亩小麦进入收获期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