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践行“千万工程”经验

《乡村振兴 山西样板》系列纪录片 第5集——喜看龙鼻千重景

山西省乡村振兴示范村——乡宁县龙鼻村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地市新闻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龙鼻村党建文化广场

村民在挑选苹果

龙鼻村薰衣草


  大地流金,万物呼晴。这是一片希望的田野——乡宁县城北垣的龙鼻村一派丰收景象。春种、夏管、秋收、冬藏,勤劳的人们在四季更替中播撒下希望的种子,让它们在这片土地上逐一绽放,结出累累硕果。那些根植于乡村与土地的故事,也在时间的行进中娓娓道来。

  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乡宁县昌宁镇副镇长、龙鼻村党支部书记白金峰与村委会一班人走进村里的草莓大棚,查看草莓长势并现场办公,讨论合同签订事宜。他们走进果园,与果农攀谈当年的收成,了解苹果的销路……
  10余年的时间里,深入农户,了解民情;走向田野,实地查看;现场办公,解决问题——这样的工作几乎成为白金峰的生活日常。
  龙鼻村地处吕梁山脉,位于乡宁县城北垣,是乡宁县境内面积最大的黄土高原垣面。这里地处北纬35度~36度,光照充足、土壤肥沃,距离县城不到10公里,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和相对优越的地理环境。然而,过去多年间,村民们却没有因此过上富足的生活。
  2012年的龙鼻村还是“穷乡避壤”,村容村貌落后,村民人心涣散。家乡的状况深深刺痛了在外创业的白金峰,他毅然放弃经营多年的企业,回村担任党支部书记。从那时起,他就下定决心要改变村容村貌,让村民过上好日子。
  在白金峰的带领下,龙鼻村这个由5个自然村组成,辖666户、1883人的村庄,依托良好的区位优势和土地资源优势,通过开发集体闲置土地、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完善基础设施、发展农业产业、改善人居环境,走出了一条具有龙鼻特色的“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路。2022年,村集体经济收入31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1.5万元。
  苹果是龙鼻村的主导产业,全村果树种植面积达3000亩,占总耕地面积的46%。
  村民卢万红是一个有丰富果园管理经验的果农。村里良好的发展态势、果园的地理优势、股份制的新模式、新品种的大力推广,让他看到了发挥自身技术优势的空间。于是他承包了村里的50亩苹果园和15亩樱桃园。
  在卢万红承包的果园里,硕果压枝。雇工们采摘、搬运、分拣、装箱,一派忙碌景象。承包第一年,卢万红的苹果喜获丰收,喜悦洋溢在他的脸上。
  高福春,葡萄种植大户。从2021年开始,他承包了其他村民的30亩葡萄园。
  打理葡萄园是高福春夫妇俩每年最要紧的事,开壕、施肥、上架、管护、收获,每一项工作都必须做得十分到位。高福春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劲头,是因为村里的政策和背靠着近在咫尺的戎子酒庄。
  戎子酒庄是全国一二三产融合园区,通过了“中国酒庄酒”证明商标审核,已发展优质酿酒葡萄近6000亩。乡宁县城北垣就是戎子酒庄生产干红葡萄酒的原料供应基地,被评为“乡宁黄土高原葡萄酒小产区”。龙鼻村葡萄的种植面积1400余亩,占到全村耕地面积的22%。农民只需拿出土地,付出人力成本,其他事项只要听从戎子酒庄农技人员的安排即可。有机肥料的供应,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管理,无需农户操心。只要农户能够遵守“听话照办”四个字,葡萄园的管理就不会出现问题。所产葡萄由戎子酒庄照单全收,既保证了原料的品质,也保障了农民的利益,可谓一举两得。自承包葡萄园以来,高福春家的年收入都在20万元左右。
  从一串葡萄到一滴红酒,小小葡萄串起了农户和企业,农民有了稳定收入,酒庄有了优质原料。久负盛名的戎子酒庄,正是依托了这样的优质葡萄供应基地,把葡萄酒酿出了品格,打入了国内外高端市场。
  龙鼻村良好的发展环境与前景,吸引了人们的关注,一些有识之士毅然奔向龙鼻。
  2022年,具有30年农业经验的台湾人王长富与龙鼻村结缘。他把台湾的先进种养殖技术带到龙鼻,为龙鼻高效农业的发展锦上添花。他在龙鼻发展精致农业,立体种植草莓,室内人工养鱼,开展福利养殖(养鸡)。立体种植草莓,既节约土地、效益翻倍,又有观赏性;养鱼水用来浇草莓,实现废水循环利用;养鸡的粪便在有机肥厂与果树碎渣混合发酵,变成有机肥料,肥沃了这里的农田。
  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王长富在龙鼻村这块土地上施展拳脚,事业做得有声有色。他先进的种养殖理念、灵活的营销方式,改变着龙鼻村乃至乡宁人的认知。
  “不赚农民的钱,只赚二三产的钱”,王长富深知农民种田养殖的苦,他的这一理念让人耳目一新。他实行会员制,让龙鼻赛德克农场的鸡蛋、鱼走出乡宁,走向临汾、太原和更远的地方。
  周末,远近游客蜂拥而至。
  村党建文化广场,红彤彤的党徽雕塑格外耀眼。入党宣誓墙、党史人物介绍等党建元素,营造出党建文化的浓厚氛围。这里是村民文化活动中心,也是乡宁县城和周边区域的“网红”打卡地。
  人们来到龙鼻村,在薰衣草观赏区休闲漫步,到农耕文化体验区感受乡土气息、了解农耕文化,或到农家品尝当地美食;爱好运动的人们,在10公里的自行车赛道上骑行;村边路旁,整齐划一的葡萄园、苹果园满眼翠绿,不时有人驻足观赏、拍照记录。
  龙鼻村的发展,不仅是物质上的富足,更是精神上的改变,是当地人精气神的外在呈现。它凝结着一方水土的辛劳与热情,把活力铺陈在村民的脚下。
  生活,四季轮替,周而复始;生命,日新月异,步履不停。龙鼻村的这片土地珍藏着自己太多的温暖与感动。她正用最本真的方式默默耕耘,不着痕迹地用自己的方式,实现着梦想;用自己的奋斗,把龙鼻村的千重风景展现在人们面前,渐次分明,满目惊喜。

撰稿:郝大为 稿件统筹:王晋荣 摄影:马正 要笑 李久民 李宇腾 纪泽陆 责编/版式:康炜

(责编:刘_洋)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