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一线】从“模糊”到“精准”的智能跨越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地市新闻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张鑫,关于你昨天严格按标准对设备进行动态巡查,并发现隐患及时处理的事,队里决定奖励你200分工分。”日前,在晋能控股煤业集团同忻煤矿综采一队的班前会上,三机维修工张鑫“突然”就被表扬了。
  张鑫听得一头雾水,疑惑地问:“咋回事?我昨天出井迟,还没来得及向队里汇报啊。”队领导笑着解释:“昨天迟迟等不到你,队里很着急。多亏了咱矿新的人员定位系统,去调度台查你的定位,一会儿时间就从视频监控中找到了你的身影,这才放下心来。”
  在煤矿井下作业现场,准确掌握井下人员位置一直是保障安全生产和高效管理的关键。过去,传统的定位方式精度有限,只能大致确定人员所在的区域。在复杂的井下环境中,想要快速、精准地找到某个人,犹如大海捞针,同忻矿也一度面临着人员定位不够精准的难题。但如今,随着同忻矿智能化建设的步伐加快,新的煤矿人员管理综合系统使用,井下人员定位管理水平迎来了质的飞跃。
  这套系统采用了目前最先进的UWB技术,不仅对全矿井的人员定位精度保证在30cm内,而且它的大数据存储方式是传统关系型数据库的100倍以上。海量轨迹信息的存储、查询和快速回放,人员定位响应速度能达到秒级。
  “以前,我们下井作业,万一遇到突发情况,在地面很难第一时间准确知道每名矿工的位置。”有着多年井下工作经验的矿工老王感慨道,“现在不一样了,这人员定位系统就像给我们每个人都安装了一个‘追踪器’,能实时把我们的位置清晰地反馈到地面监控中心。”
  在实际工作中,同忻矿人员定位系统的智能化优势体现得淋漓尽致。地面监控中心的工作人员通过GIS全息一张图,能直观地看到井下所有人员的分布情况和活动轨迹。不同的人员以不同的图标或颜色标识,让人一目了然。当有人员需要紧急支援时,救援人员能迅速根据系统显示的位置信息,制定最佳路线,快速抵达现场。
  不仅如此,该系统还与视频监控系统深度融合,能自动识别违章乘坐皮带、安检员/瓦检员未按规定路线巡检等20余种违章行为并报警,为矿井规范安全行为提供了有效手段。它与矿井辅助运输系统深度结合,员工在井下如需用车,通过防爆智能手机App申请后,系统会依据人员和车辆位置智能调度,大幅提升了运输效率,减少等待时间。此外,它还可以与机电设备管理系统相结合,在采煤机、掘进机等设备及重要物资上加装定位器,实现井下物联网络。
  “从‘模糊’到‘精准’,这不仅仅是技术上的进步,更是我们对安全生产承诺的有力践行。”同忻矿负责安全的副总经理吕文陵表示,“通过精准的人员定位,我们能够更好地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提高生产效率,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本报记者张毅 本报通讯员刘雨亭 李文斌

(责编:刘洋、李琳)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