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坚重大项目建设年】小泉沟特大桥上跨朔黄铁路转体完成
国道108线忻州段改建工程取得新进展,为全线建成通车奠定基础
【攻坚重大项目建设年】小泉沟特大桥上跨朔黄铁路转体完成
国道108线忻州段改建工程取得新进展,为全线建成通车奠定基础
本报讯(记者冷雪)5月13日,历时64分钟,由中铁六局太原公司承建的国道108线忻州段改建工程小泉沟特大桥41号墩在顺时针转动76°后,跨越朔黄铁路顺利与主线桥衔接,为全线建成通车奠定坚实基础。这是记者从太原公司获悉的。
国道108线忻州段改建工程位于繁峙县集义庄乡东侧,全长约170公里。作为首都放射线G108线北京—昆明公路在忻州境内的重要组成部分,小泉沟特大桥上跨朔黄铁路转体桥全长120米,梁面宽30.18米,中支点梁高6.2米,边支点梁高3米,转体总重1.5万余吨,采用2×60米现浇箱梁预应力混凝土转体桥形式跨越,是全线的重要控制性工程。
13日6时15分,施工现场负责人按下启动键,2组千斤顶同步施加牵引力,承载着万吨梁体的球铰支座开始以1.01度/分钟的速度顺时针转动。7时19分,梁体精准嵌入预设的合龙段,全站仪实测平面误差8毫米,高程差5毫米,优于设计允许的12毫米偏差,“空中转体”顺利完成。
据介绍,在建设过程中,项目建设者们采用钢管柱进行墩柱固结处理,成功攻克连续梁容易失稳难题。同时,借助千斤顶及位移观测表等设备,对梁体实施称重与配重操作,在桥梁上精心布设应力观测点和标高点,对梁体线性变化和平衡状态展开全过程监测,保障了转体结构自平衡。为确保桥梁完成高精度转体,项目部采用直径为4.35米的球型钢铰支座,利用2组连续千斤顶、19束钢绞线构成精密的动力系统,推动底部球铰转动。
国道108线忻州段改建工程是我省“十四五”期间里程最长、规模最大、投资额最高的国省干线改建工程。项目建成后,将有利于提高国道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进一步优化太原、忻州两市之间的路网衔接,对于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