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博物馆成热门“文化打卡地”
晋城博物馆成热门“文化打卡地”
本报讯 记者袁泉报道:“五一”假期,晋城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一主馆两分馆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旅体验,成为全国游客的热门“文化打卡地”。五天时间,晋城博物馆累计接待游客12117人次,分馆玉皇庙彩塑壁画博物馆累计接待游客14224人次,青莲寺古建艺术博物馆累计接待游客11305人次,三馆累计共接待游客将近4万人次。这份亮眼的成绩单背后,是晋城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对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不懈追求,更是游客们对历史文化的无限热爱。
踏入晋城博物馆,仿佛打开了一本厚重的历史书卷。《晋城古代建筑艺术》《晋城古代文明》两大陈列展前,游客们排起长队只为近距离感受飞檐斗拱间流淌的匠心,领略金石泥胎上镌刻的文明。展厅内,光影交错,一件件珍贵文物诉说着往昔的故事,让观众沉浸在历史的脉动之中。
来自北京的游客张金吉难掩兴奋之情:“早就听说山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这次专门趁着假期来晋城打卡,一进晋城博物馆的展厅,就被精美的古代建筑模型和珍贵文物震撼到了,让人不禁感叹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这次参观,真的让我大开眼界,感觉不虚此行!”
除了精彩的展览,晋城博物馆精心打造的社教活动也成为此次“五一”假期的一大亮点。“叩响古建之门”铺首衔环艺术教育活动现场,热闹非凡。社教人员通过生动有趣的讲解,向观众解读铺首的起源、文化寓意,让游客在寓教于乐中感受到传统建筑艺术的永恒魅力。
为了让游客更好地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晋城博物馆主馆采取讲解员定时讲解与志愿者义务讲解互为补充的形式,并根据客流高峰增加讲解场次,同时补充多名志愿者、小小讲解员,在各个展厅和珍贵文物展台前为游客答疑解惑,赢得了广泛好评。“五一”假期,共计提供讲解服务 16场次,29名志愿者为观众提供志愿服务,累计志愿服务时长 72.5小时,覆盖观众 7459人次。
在玉皇庙彩塑壁画博物馆,免费公益讲解成为一大亮点。“五一”期间,这里共推出 20余场次公益讲解,专业讲解员带领游客走进千年古刹,近距离欣赏精美的彩塑壁画,感受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艺和深厚文化内涵。“讲解员讲得太精彩了,每一尊彩塑都仿佛有生命,背后的故事更是让人着迷。”来自河南的游客王小倩感叹道。
青莲寺古建艺术博物馆则通过增加志愿者服务等措施,为游客提供更好的参观体验。在客流高峰期间,该馆与珏山景区、交警、市场监管等多部门内外联动,启用消防通道作为游客出口,实现了游客出入口分流,有效避免了人员集聚和拥堵情况。“虽然游客很多,但在这里参观秩序井然,体验感特别好。”市民刘云生说道。
“五一”期间,晋城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一主馆两分馆不仅成为了展示历史文化的窗口,更成为了连接游客与晋城的桥梁。为了应对“五一”期间的人流浪潮,晋城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提前安排部署游客接待服务工作,将各项工作细化到参观的每一个环节。不少游客通过留言簿、线上评价等形式,对各馆的展览内容和服务质量给予了高度好评。“博物馆的展览丰富多样,展品精美绝伦,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服务也热情周到,这次晋城之行让我对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来自河北的游客周女士在留言簿上写道。
“此次‘五一’假期服务,既是对文化遗产的当代守护,更是以匠心致敬每一位文明探行者的生动实践。”晋城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相关负责人说,面对“五一”期间火爆的文旅热潮与游客的高度赞誉,今后将继续丰富展览内容,创新活动形式,增加更多互动体验项目,优化导览标识,增加节假日期间的讲解次数,不断提升服务质量,为广大游客带来更好的参观体验。“我们将持续以游客需求为导向,不断探索创新,努力将一主馆两分馆打造成国内一流的文博旅游目的地,为晋城市文化旅游事业发展注入新动能,让千年古韵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彩。”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