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劳动者——节日我在岗】每一次讲解都是对先烈的缅怀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地市新闻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百团大战纪念馆内,石玮为参观者进行讲解。 本报通讯员摄


  清晨的狮脑山,薄雾未散。百团大战纪念碑巍然矗立于山巅,在晨光中显得格外庄严肃穆。
  “大家好,这里是位于太行山中麓山西省阳泉市的狮脑山主峰,是抗日战争时期名震中外的百团大战主战场……”5月1日上午8时,石玮的讲解声准时在百团大战纪念碑前响起,清亮而富有磁性的嗓音带领游客回到那场80多年前的战役中。
  石玮是阳泉市委党史研究室百团大战纪念馆讲解组组长,在纪念馆工作的15年时光,让她对这里的每一块展板、每一件文物、每一段历史都熟稔于心,更让她对这份工作充满了深厚的感情。
  百团大战纪念馆是中宣部命名的全国首批“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如今已成为百姓假期出行的热门打卡地。
  “平时纪念馆日均接待1500人左右,节假日里游客数量会翻倍。”石玮说,每一个大家休息放松的节假日,都是他们讲解员最忙碌的日子,12人组成的讲解组,在节假日里一天就要讲解近百场。
  每一场解说,都是一次用心的付出。从百团大战纪念碑到百团大战纪念馆,一场讲解需要一个多小时,全程近4万字的讲解词,涵盖了百团大战战役背景、过程和英烈事迹。为了让讲解更加生动、准确,石玮和同事们不知花费了多少时间和精力去背诵、理解。
  “真的挺累。一天忙下来,回了家话都不想说。”石玮告诉记者,讲解员的付出,游客们也看在眼里,常常有游客在听完讲解后,主动向讲解员们表示感谢,有的游客会送上一瓶水,有的游客会写下几句感谢的话,这些小小的举动都让讲解员们感到无比温暖和感动。
  “这段历史是我们宝贵的财富,我们有责任把它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这段历史,记住先烈们的付出。”在石玮的心中,每一次讲解都是对先烈的缅怀,都是一次与历史的对话、一次红色精神的传递。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人了解百团大战历史,从中汲取接续奋斗的力量。

本报记者苏晓晨

(责编:刘_洋、马云梅)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