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市基层百姓宣讲员暨“最美乡村代言人”宣介首场活动举行——

播理论“种子” 带乡土“好货”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地市新闻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提到高平大黄梨,我们不得不提寺庄大黄梨。寺庄镇作为高平大黄梨主产区,村村有梨园,户户有梨树,享有‘梨乡’美誉。而李家河村又是寺庄镇首屈一指的黄梨重点产区,是一处非常值得大家探索的世外梨源。”春意渐浓,梨花似雪。4月15日上午,在高平市寺庄镇李家河村千亩梨园内,一场别开生面的“围炉煮梨话梨花”直播活动火热开启。本场直播助农活动也是晋城市基层百姓宣讲员暨“最美乡村代言人”宣介的首场活动。基层百姓理论宣讲员、乡村干部与平安财险晋城分公司的主播们坐在百年梨树下,一边煮着清润的秋梨膏,一边通过镜头向全国网友推介家乡梨产品,同时将乡村振兴政策融入“烟火气”的讲解中,开创了“理论宣讲+直播带货”融合助农的新模式。
  李家河村的大黄梨种植面积达470亩,超百年历史的老梨树达2000余棵,黄梨品种主要有油梨、酥梨、兔头红三种。百年梨树开花结果的同时,梨乡文化也随着秋收时节的硕果飘香而绵延不绝。“咱们的梨膏不仅润肺止咳,更是乡村振兴‘甜日子’的见证!”活动现场,基层百姓宣讲员郭士煜手持梨膏瓶,面对直播镜头侃侃而谈。从李家河村历史源流到黄梨种植历史渊源,从梨膏制作工艺到乡村未来规划,郭士煜用乡亲们听得懂的方言,将理论政策转化为生动的“产品故事”。直播间背景板上,“共同富裕”“乡村振兴”等关键词与梨花美景相映成趣,吸引了超千人次在线观看。这种“产品展示+政策解读”的沉浸式直播,让网友直呼“暖心又实用”。
  “李家河村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储存黄梨的窑洞、窖子,能够为黄梨储存提供低温且潮湿的环境,保障黄梨品质的同时让黄梨出透汗,让食客朋友们吃得舒心、吃得放心。”在理论宣讲的间隙,郭士煜也化身带货主播,为家乡做代言,“今天我们为大家准备了4种梨制品:鲜嫩多汁的梨片、香甜可口的梨干、营养丰富的梨膏,有瓶装有散装,每一种产品都凝聚着村民们的辛勤付出与匠心精神。价格优惠,品质有保证!大家放心购买!”
  随着炉火渐旺,直播间气氛愈发火热。镜头前,金黄透亮的梨膏在瓷杯中缓缓化开,郭士煜则同步讲述着李家河的未来发展规划。近年来,高平市把釜山精品康养片区项目作为太行一号文旅康养和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示范带建设的头号工程,坚持“路、景、村、业”系统谋划、连片开发、全域示范,不仅推动文旅康养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更激发了乡村振兴新活力。李家河村乘着“六村联建”的东风,朝“林养”的目标大步迈进,即以林业作为本村康养特色和金字招牌。未来李家河村将致力于开发现有林业资源,打造特色景区“黄梨谷”。围绕“丹河源头、太行梨谷、千年梨乡”总体思路和规划,打造“太行千年黄梨”品牌,加强品牌故事和文化内涵的挖掘,提升品牌认知度、品牌影响力和美誉度。“希望更多的人关注乡村、支持乡村,让包括我们大黄梨在内的更多的优质农产品走出大山,走向全国,让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兴旺。”郭士煜表示。
  据统计,本次助农直播时长2.5小时,累计观看人数3556人次,成交单量205笔,成交金额7247.5元。“过去宣讲多在会议室,现在直播间成了新阵地。”活动负责人介绍,基层百姓宣讲员既懂政策又熟悉乡情,在推广农产品的同时,还能解答土地流转、惠农贷款等政策问题。这种“带一份货、传一堂课”的模式,让助农直播有了更深内涵。
  本场直播助农活动由市委讲师团主办,平安财险晋城分公司协办,市融媒体中心承办。活动通过“宣讲员—代言人—最美代言人”三级孵化机制,在基层搭建直播间,让百姓用家常话讲活政策理论,以新媒介推介特色产品,不仅让党的声音深入田间地头,也助力乡村产业破圈发展,实现精神与物质双振兴。
  “理论宣讲接地气,直播带货聚人气,最终要让乡村发展添底气!”活动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培育“乡村代言人”,让党的创新理论“声”入人心,更让田间地头的优质产品“飞”出深山。

窦育瑶

(责编:刘_洋、刘洋)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