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革命观察】聚光成电 升压并网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积极破解农村分布式光伏并网难题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地市新闻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图为国网长子县供电公司慈林镇供电所员工在南张河村为光伏企业用户检查光伏设备。本报通讯员摄

图为国网长子县供电公司慈林镇供电所员工在南张河村为光伏企业用户检查光伏设备。本报通讯员摄


  风过日暖,百花绽放。4月14日,记者走进长治市长子县慈林镇南张河村,只见屋顶青瓦之上的光伏板如银鳞列阵,承纳暖阳转化为流动电能,再通过新建的“汇流网”将分户光伏的零散之力聚合成势,经升压后并入10千伏电网。
  今年4月1日,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分布式光伏“集中汇流、升压并网”模式现场会在南张河村召开,这标志着全省分布式光伏集中汇流模式正式由长子试点转变为全面推广。这是国网山西电力为解决农村分布式光伏发展速度快、并网压力大、群众和光伏企业需求急等难题采取的新举措,是助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壮大县域富民产业、当好电力先行官的生动写照。此前不久,国家能源局下发《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明确提出“鼓励非自然人户用分布式光伏以集中汇流方式接入电网”,为推广分布式光伏“集中汇流”并网模式提供了有力依据。
  长治农村地区屋顶资源丰富,随着光伏组件成本降低、光伏板容积率增大,分布式光伏接入容量呈几何式增长。截至2024年底,长治市接入分布式光伏容量总计69万千瓦,其中2024年接入容量33.21万千瓦,同比增长139%,新增容量创历史新高。
  分布式光伏容量的迅猛增加,给本就供电能力相对薄弱的农村低压电网带来了新的并网压力。以南张河村为例,全村居民58户,供电台区容量200千伏安,若采用传统低压并网,整村最大并网容量只能达到160千瓦,仅仅相当于8户的屋顶光伏容量,距离全村接入还有非常大的差距。
  为了支持新能源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百姓增收,去年以来,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先试先行,提出了“集中汇流、升压并网”的新思路、新模式,即由光伏开发企业建设低压汇流网、升压变压器、并网线路及控制终端,统一将所发电力升压至10千伏后并入农村电网,同时选定在国网长子县供电公司试点开展。
  此后,在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和国网长治供电公司的指导下,国网长子县供电公司主动向当地政府管理部门汇报,争取政策方面的支持,加强与全县光伏开发企业和相关村委会沟通,详细介绍分布式光伏发展的现状和集中汇流模式的优点,认真研究制定试点工作的实施细节,为顺利推进集中汇流模式试点奠定了良好基础。
  打破常规开创合作共赢新局面。国网长子县供电公司的对接沟通得到山西和铭创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光伏开发单位的积极响应。和铭公司率先在南张河村开工建设,一期建设规模17户320千瓦,安装升压变压器一台400千伏安,于1月7日顺利并网运行。二期正在建设中,预计实现整村屋顶全覆盖。届时,整村光伏建设规模将达到1.2兆瓦,即1200千瓦。
  “从试点效果看,集中汇流模式不但很好地解决了分布式光伏接入受台区容量限制的问题,杜绝了新增光伏造成的台区反向重过载、过电压现象,而且扩大了分布式光伏开发规模,村级光伏开发由千瓦级升级为兆瓦级,同时还优化了分布式光伏并网方式,将整村光伏由多点并网转变为单点并网,便于统一管理及下一步参与市场化交易。”国网长子县供电公司负责人王建军信心满怀。
  受益最直接的当数试点村群众。南张河村委会主任王卫星算了一笔经济账:“村民与光伏开发企业签订了25年屋顶租赁合同,除去当下每户可以拿到初装费10800元外,以后每年每户还能拿到2100多元的屋顶租赁收益,相当于坐在家里又增加了一笔收入。”
  为确保这一模式得到广泛认可,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在试点村建设过程中坚持省市县三级联动,各负其责,携手推动。尤其是国网长子县供电公司不但从技术要求到施工工艺,从升压变选址到逆变器安装,全程给予专业指导与帮助,而且为提升分布式光伏数字化、智能化水平,进一步完善了南张河村分布式光伏集中汇流示范项目可观、可测、可调、可控功能,实现了对光伏电站逆变器输出功率的刚性和柔性远程调节。

本报记者杜鹃 本报通讯员冉涌

(责编:马云梅、刘_洋)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