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高质量发展 深化全方位转型——新气象 新成效】晋城市大力发展碳基产业生态链:政企协同 “沁河碳谷”加速崛起
【推动高质量发展 深化全方位转型——新气象 新成效】晋城市大力发展碳基产业生态链:政企协同 “沁河碳谷”加速崛起
4月7日,在位于沁水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山西骐杰碳基新材料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几位工程师专注地调试设备。“尽管我们今年刚刚投产,但凭着顶尖的材料科技与精密制造工艺,已收到1500辆小米SU7 Ultra碳陶制动盘的试生产订单。”该公司总经理纪东森说。
发展的底气来自强大的技术实力。该公司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西安航空制动科技有限公司开展深度合作,共同建立航空工业制动高性能碳基复合材料产业基地,打造我省规模最大的以煤层气为原料的碳基复合新材料项目。该项目总投资5亿元,生产的碳/碳复合材料、超高温耐烧蚀材料等产品,广泛应用于航空制动、光伏热场等领域。
“以国内民航某主力机型为例,每套碳/碳复合材料的飞机刹车盘价值约40万元,每年需要更换一套,目前该机型有3700架。全国仅有四五家企业具备相应的生产能力,骐杰就是其中之一。”纪东森说,目前已申请和授权的专利共138项,特别是可控渗硅技术,使刹车盘性能提升23.5%,这也是能够获得小米SU7 Ultra这类高性能跑车订单的主要原因。
同样位于该开发区的山西华月沁谷高新材料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也在碳基新材料领域取得显著成绩。其研发生产的碳纤维树脂基复合材料、碳/碳复合材料、碳/碳化硅复合材料覆盖了摩擦、热场和耐烧蚀三个领域。该公司副总经理马俊华告诉记者,他们的新材料可根据客户需求进行定制化生产,满足不同应用场景和性能要求。“自2024年后半年投产后,公司已进行了五轮试生产,产值达5000万元,相关订单合同已排到了5年以后。”
这两家企业是沁水从“燃料”“原料”到“新材料”发展的生动缩影。
碳基复合材料作为最具发展前途的高温材料之一,是高性能制动材料的首选,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其生产成本中关键要素离不开煤炭和煤层气,这正是沁水之优势,更是沁水之机遇。
近年来,晋城市立足沁水县煤层气资源优势,以沁水经开区为主战场,确立了打造以煤层气为原料,大力发展碳基产业生态链的“沁河碳谷”发展路子。
沁水经开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李永斌介绍,为推动碳基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他们通过实施“政府+管委会+平台公司+龙头企业”四轮驱动,引进落地一批碳基新材料前沿项目和共性关键技术,构建起“政产学研金服用”一体化的协同创新体系,形成了涵盖研发、生产、服务、检测、标准化制定全过程的碳基复合材料生产基地。目前,在山西骐杰、华月沁谷两家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已吸引20余家上下游产业项目前来考察对接。与此同时,沁水经开区还积极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先后与中南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合作,被中国航空工业集团西安航空制动科技有限公司授牌为山西产业基地。一个涵盖从高性能碳/碳复合材料到耐烧蚀碳基材料的全产业链布局将在这里加速形成。
以煤为基,向新而行。晋城市委副书记、市长薛明耀说:“我们计划将‘沁河碳谷’建设成为全省碳基产业集聚区和示范基地,并制定了培育、发展、成熟‘三步走’的目标任务,力争到2035年使碳基材料研发、制造和配套服务体系健全完备,拥有碳基材料装备自主设计和规模化生产能力,实现年产值100亿元,新增碳基复合材料应用企业及关联服务型企业20家。”
从传统能源到高端新材料,从单一燃料到多元应用……一个以产业集聚、行业领先、活力充盈为特色的“沁河碳谷”正在太行山上迅速崛起,奋力书写资源型地区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本报记者郑璐 本报通讯员卢科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