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猗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固本兴新” 产业升级风正劲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地市新闻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黄河岸畔,果香四溢。临猗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如今正通过“固本兴新”的创新发展模式,在农产品加工物流、特色消费品制造、新兴产业技术创新三大领域构建起全产业链生态,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的产业集群新高地。
  山西顺丰运城中转站的分拣车间里,工人们正将刚下线的苹果脆片、冷冻果蔬等产品装箱。这些产自临猗的农产品,通过四通八达的物流网络,最快12小时就能出现在北京、上海的商超货架上。“我们日均处理农产品快件超5万件,高峰期能达到10万件。”顺丰运城分公司负责人介绍,这个辐射晋陕豫的中转枢纽,已成为临猗农产品出省的重要通道。
  依托“水果之乡”的资源禀赋,临猗示范区构建起“种植+加工+物流”的现代农业全产业链。在农产品加工园内,画宝刚食品的酱卤制品生产线正满负荷运转,每天有20吨产品发往全国;康顺达食品的速冻车间里,经过-35℃急冻处理的草莓、黄桃等水果,锁住了临猗阳光的味道。目前,园区已集聚42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形成34.13亿元的年产值,相当于每1元初级农产品经过加工增值2.9倍。
  正在对接的圆通、极兔省级分拨中心,将使物流时效再提升30%。按照规划,以运城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为核心,50公里半径内覆盖了300万亩水果种植基地、28个规模化养殖场,实现原料采集、生产加工、冷链运输的无缝衔接。
  走进力达纸业智能工厂,8条全自动生产线正将原纸加工成各式生活用纸。这个年产15万吨的纸业巨头,原材料竟来自当地的小麦秸秆。“通过生物制浆技术,我们让每吨秸秆增值800元。”技术总监张工说,这项自主研发的工艺,既解决了秸秆焚烧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又降低了生产成本。
  在消费品特色园区,这样的创新故事不断上演。阳阳纸业推出的可冲散无纺布,遇水30秒自动分解,填补了山西可降解材料的空白;漫花纸业开发的艾草抑菌纸巾,成为电商平台的爆款产品。14家纸企形成的产业集群,培育出“益宝”“笨小鸭”等省级著名品牌,在晋陕豫地区的市场份额持续扩大。
  在晋龙集团国家级蛋鸡养殖示范基地,物联网系统实时监测着百万羽蛋鸡的健康状况。这里诞生的“五福蛋”品牌,通过纳米膜包装技术将保质期延长至60天,每枚鸡蛋都有专属“身份证”。“我们建有山西首个蛋品工程研究中心,拥有27项发明专利。”企业负责人自豪地说。
  这样的技术创新在临猗示范区已成常态。顺丰研发的农产品溯源系统,让每个包裹都能追溯到具体果园;康顺达的真空冻干技术,保留住95%的水果营养成分。数据显示,示范区企业研发投入年均增长23%。
  临猗示范区搭建产学研平台,与中国农业大学、山西农业大学等院校及科研单位建立了多种形式的合作关系,建立“企业出题、院校解题”的协同创新机制。最近成立的特色产业研究院,已促成9项技术成果转化,预计年增效益1.2亿元。
  站在新的发展节点,临猗示范区锚定“双百亿”目标:五年内形成农产品加工、纸业消费品两个百亿级产业集群。这个曾经以“一果独大”的农业县,正通过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的深度融合,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蹚出一条特色鲜明的产业振兴之路。当清晨的阳光洒在连片的标准厂房上,临猗人知道,他们书写的不仅是产业集群的成长史,更是一个农业大县向产业强县蜕变的时代答卷。

本报记者芦燕娟

(责编:刘洋、李琳)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