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运城:破除壁垒 强化保障

36个民间投资项目被纳入省级重点工程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地市新闻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本报讯 今年以来,运城市持续破除发展壁垒、强化要素保障、激发市场活力,推动民营经济实现“量质双升”。据统计,全市民营市场主体达51.7万户,占市场主体总量的98.39%;实现税收114.1亿元,占全部税收的67.51%;民间投资规模突破509.3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63.4%……多项数据位居全省前列。
  机制创新凝聚发展合力。2024年4月,运城市在全省率先成立民营经济发展局,通过建立由46个部门组成的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协调解决企业诉求,形成跨部门协同联动的工作格局。同时,出台《落实山西省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行动方案工作任务清单》,细化74条具体任务,按月调度推进,确保政策落地见效。
  破除壁垒优化营商环境。依托全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推动40项涉企中介服务“一站式”办理,单项业务办理时间压缩至5—7分钟。针对企业反映强烈的执法检查频繁问题,创新实施“企业安静期”制度,规范监管执法行为,让企业心无旁骛抓生产。此外,开展拖欠民营企业账款专项清理,目前已化解账款12.34亿元,清欠率达95%,切实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要素保障破解发展瓶颈。今年初,举办首季“开门红”政金企对接活动,首批推介40个总投资253.4亿元的项目,现场签约授信123.2亿元,为民间资本与优质项目“联姻”搭建高效平台。建立市中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和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截至2月底,全市共走访企业14万户,授信企业和授贷企业均超过1万户,累计授信金额192.37亿元,累计放贷金额153.63亿元。
  “今年全市纳入省级重点工程项目共95个,其中包括36个民间投资项目,总投资超过242亿元。”运城市民营经济发展局负责人表示,当前,运城市民营经济已成为稳增长、促创新的主力军。下一步,将以贯彻落实民营经济促进法为契机,抓好惠企政策宣传、落地,及时跟踪监测政策性支持项目进展情况,助推增发国债、专项债以及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项目快建设、快支出、快入统,加大对企业的服务协调力度,进一步破解融资难题、提振投资信心,推动民营经济在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上展现更大作为。(郭正)

(责编:温文、马云梅)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