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产业振兴促进乡村全面振兴】菌菇飘香草莓鲜甜

——沁源发展特色农业纪略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地市新闻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定湖村食用菌大棚内景。本报记者冯毅松摄


  近日,记者在沁源县韩洪乡定湖村食用菌大棚里看到,各类香菇长势喜人,菌香扑鼻,一片喜人的丰收景象。山西沁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技术员杨宝井介绍说:“我们在定湖村建设的11个‘四季棚’自去年12月上棒后,成功培育出沁源县冬季的第一批香菇。每个菌棒预计可产出五茬,每茬产量可观。所产香菇按品相分为优质花菇、优质白菇和混装菇,以无畸形、无开伞的特点,深受市场青睐。”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韩洪乡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为当地闲置劳动力提供了大量工作岗位,盘活了农闲土地,为村集体经济增添了收入。此外,该乡还创新应用“四季棚”,打破了传统食用菌生产的时间枷锁,实现了“冬闲无收”到“四季生金”的华丽转变。
  据了解,韩洪乡通过“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经营、产权独立、收益归村”的发展模式,整合各方资源,推动食用菌产业发展,实现了政府、企业、集体、群众的互利共赢。
  “2025年韩洪乡将借助‘抱团飞地’发展模式,依托现有产业基础,进一步延伸食用菌产业链条,提升产业附加值,为乡村振兴持续赋能。”韩洪乡副乡长王玮说。
  与此同时,沁源县草莓产业也在蓬勃发展。该县围绕“特”“优”战略,充分发挥生态优势,精心打造草莓全产业链。沁河镇有义村的好乐草莓基地规模宏大,占地146亩,38个大棚整齐排列。这里主要种植冬春草莓,采用益生菌有机肥栽培,产出的草莓绿色健康、口感鲜甜。据悉,该基地每年草莓产量达200多吨,销售期长达8个月,每年的1—3月更是销售旺季。
  好乐草莓种植股份有限公司技术员阎亚楠说:“我去年一毕业就来到了好乐草莓种植公司,主要负责日常浇水、施肥和用药管理。在这家公司工作不仅薪资待遇丰厚,还离家近,能让我更好地平衡工作和生活。”
  景凤镇和法中乡也积极响应,融入沁源县草莓产业发展浪潮。景凤镇的红源草莓育苗基地有29个日光温室大棚和1座连栋育苗大棚,通过“抱团飞地+委托管理”模式,搭建起完善的种苗育苗体系。红源村党支部书记裴文辉介绍:“大棚年收益约20万元,村民在此务工,人均年收入3万元左右,解决了30余人的就业问题。”
  法中乡作为沁源南部有名的草莓育苗特色专业镇,与山西高地草莓育苗公司合作,构建“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实现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跨越。据了解,该公司在沁源县有五大基地,涵盖景凤镇红源村的种苗扩繁基地与法中乡法中村、董家村、支角村的生产育苗基地以及沁河镇有义村的品种示范区。法中村党支部书记马建民说:“这两年发展草莓育苗产业让村民和村集体都富了起来。村里用工50多人,人均年收入15000元—16000元,村集体年收入也有20多万元。”
  从有义基地实验室培育出的草莓苗,到景凤镇红源基地组培复壮,再到法中乡育苗基地扩繁,最后回到有义基地种植销售,一条标准化产业链就此形成。如今,草莓产业已被打造为该县的特色招牌,带动群众增收致富,成为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好乐草莓公司总经理杜笑白满怀信心地说:“好乐公司负责草莓栽培与技术提升,高地公司专注种苗培育,我们共同为山西乃至全国提供优质种苗。”
  如今,食用菌和草莓产业已成为沁源县特色农业的名片,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让农民走上了致富路。未来,沁源县将继续深挖特色产业潜力,推动农业产业多元化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书写更加绚丽的乡村发展新篇章。

本报记者冯毅松

(责编:李琳、刘洋)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