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新闻现场】甜“蜜”事业有奔头
【我在新闻现场】甜“蜜”事业有奔头
3月20日,春分的暖阳斜射进忻州市五台山蜂业有限公司的仓库,穿过堆叠的蜂蜜罐,投下金色的光斑。在胶带撕扯声与封箱机吱呀声中,工人们麻利地将一罐罐新鲜的山花蜂蜜打包封箱,门外整装待发的包裹摞成小山,空气中泛着一丝快递面单清新的油墨味。
公司总经理米云峰正忙着招呼快递车揽收装货。“前段时间的直播效果超乎预料,订单量一直保持高位,可把仓库区忙坏了。”他笑呵呵地打开手机里的后台数据,指尖在“物流单量”统计栏反复摩挲,“今天发货量破了600单,最远一单是发往海南省海口市的。”
2015年开始,养蜂世家出身的米云峰决心调整经营战略,从线下实体店转战线上电商平台,但前所未有的阵痛也随之而来。“普通快递每公斤成本在4元左右,西藏新疆的订单简直是赔本赚吆喝,无奈只能放弃该市场。”米云峰抚摸着蜂箱模型回忆道。生态良好的忻州山区环境孕育出优质蜜源,但蜿蜒的山路也抬高了运输成本。一年下来,运费竟占到企业营收的10%。
如何让甜“蜜”的事业不再苦涩?2023年忻州市开始积极落实农村寄递物流上行快件补助政策。“每单1元的补助看似微小,却让我们的物流成本占比降至7%左右,节省下来的资金就能用于品牌推广、原料提质、设备更新,更增加了我们的经营信心。”米云峰说。当年,企业把省下的8万余元资金用于与头部带货主播的推广合作,销量提高30%左右,并开拓新疆、西藏等市场,实现全国包邮。2024年收到的补助增至13.68万元,前不久企业自费给合作的蜂农更新了20余套养蜂设备,采购的全自动打包流水线也安装在即,就连物流结算也从“后付制”变成“预付制”,发展势头强劲、底气十足。
“商务部门会组织专家核实企业的销量、物流数据后再提供补助,既能保证补助资金落到实处,也能激励企业专注于拓展市场、提高品质,进而扩大销量,形成良性循环。”忻州市商务局市场科科长郝志琴说,去年忻州市71户企业获益,全年发放补贴468.25万元,带动农产品网络销售额约1亿元。
在引擎轰鸣声中,米云峰招呼着最后一辆快递车驶出厂区,突然想起下午业务主管提到的那份来自内蒙古的订单,他摸出手机点开物流追踪页面,代表包裹位置的小红点正在穿越阴山山脉,奔向辽阔的草原。
薛志浩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