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高质量发展 深化全方位转型——新气象 新成效】大同:“算力之城”加速布局
【推动高质量发展 深化全方位转型——新气象 新成效】大同:“算力之城”加速布局
本报讯(记者李强)累计投运服务器68.2万台,年用电量突破43亿千瓦时,营收完成46.7亿元,成功获批国家级数据标注基地;“算力之城”案例入选中国改革2024年度市域典型案例、荣登全国30个年度市域改革案例榜单……从地下“乌金”到云端智算,从能源输出到数据赋能,曾以煤闻名全国的大同在如今的算力浪潮中,正以数字新引擎重塑产业基因,积极布局智能算力集群、建设绿色算力中心、夯实城市数字底座、打造数据产业服务基地;加速形成存储计算、设备制造、标准分析、融合应用、数据标注、安全服务、人才培养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抢抓数字新赛道,向着“算力之城”目标全“数”前进。
据了解,自2018年秦淮数据集团环首都·太行山能源信息技术产业基地在灵丘县落地以来,中联绿色大数据产业基地、京东集团华北(大同灵丘)智能算力数据中心基地、火山云太行算力中心等一批数据中心也先后落户大同。在2024中国算力大会发布的《中国综合算力指数(2024年)》报告中,大同市城市算力分指数位居全国第三。
“大力发展数字产业项目是引领科技进步、带动产业升级、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战略选择。”大同市数据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截至目前,大同已建成标准机架30.2万架、投运服务器68.2万台,这一庞大的算力基础使得数据处理能力和数字服务效率有了质的飞跃,全市算力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期,算力中心城市的雏形正在形成。
“在实施‘数基提质’行动过程中,我们将聚力提升算力集群发展规模,加快推进抖音火山云太行算力中心、京东集团华北(大同灵丘)智能算力数据中心等项目建设,全力推动环首都绿色算力集群建设。”大同市数据局负责人表示,该部门将积极对接智算等高性能数据中心,大力发展算力上下游产业,争取融入国家算力一体化网络;同时,发挥该市煤炭、新能源、光伏、电力、储能等多结构能源优势,全面推动源网荷储一体化建设。
与此同时,大同市还在建链延链补链强链上下足功夫,建成年产30万台服务器自动化生产线2条和年产量5万台高端智能算力服务器生产线1条。并相继引进、培育京东、上海润迅、科大讯飞等59家呼叫标注数据企业,带动2.16万人次就近就地就业。
3月初,由大同市数据局和京东科技联手打造的大同DeepSeek大模型和AI公务员“DeepTong”正式上线,将在政务提效、民生服务等场景打造更加智慧、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体系。作为全省第一批新型智能城市试点市,大同按照“城市状态一网感知、城市数据一网共享、城市治理一网统管、民生服务一网通享、产业服务一网通智”的“五网融合”顶层设计,依托京东智能城市操作系统,打造先进数字底座,高质量建设智慧城市。目前,共接入全市30个市直部门共48.95亿条数据。
自2024年5月入选首批承担数据标注基地建设任务城市以来,大同市通过“以链带面,面状思维”发展数据产业的新思路,以“数据标注+算力中心”为两大基石,以高效率数据处理平台为技术手段,以建设高质量数据集和促进数据流通为目标牵引,以产教融合及职业院校为人才供给,推动数据标注基地建设迈出坚实步伐。今年,大同市数据局将通过实施“数标扩容”行动,持续推动国家级数据标注基地建设,构建起“实体园区+云上园区”的模式,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打造数字文旅、智慧能源等特色行业的数据标注应用场景,实现示范带动作用。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