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化先行 彩化并行 财化同行

【强实干 抓落实——奋力推动经济发展持续向新向好】朔州植树造林美了生态富了群众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地市新闻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本报讯(记者马占富)右玉县依托绿色发展全域生态旅游,推进以沙棘为主的特色经济林建设;山阴县建起广武风景名胜区,建成桑干河国家湿地公园;应县积极推进沙棘、黄芪、玫瑰等深加工项目建设,大力发展森林旅游、森林康养产业……3月27日,记者从朔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了解到,朔州市科学谋划生态建设,大力实施国土绿化,全力改善生态环境,美了生态富了群众,走出了一条干旱半干旱地区林业生态建设新路子。
  朔州市是“三北”防护林建设区,是黄河“几字弯”攻坚区,是维系京津冀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近年来,该市主动融入国家战略,持续不懈“扩绿”,装扮美丽朔州新容颜。
  绿化先行。以年均30万亩的速度强势推进国土绿化,2015—2024年共完成营造林330.1万亩,林地面积、草地面积分别达到395.18万亩、358.02万亩。特别是朔城区将境内洪涛山、西山、南山生态综合治理工程连为一体,形成了总长度130公里的生态长廊,成为全市最亮丽、最壮观的绿色风景线。
  彩化并行。针对纯林多混交少、针叶多阔叶少的实际,所有绿化工程都以水定绿、量水而行,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同时加大彩叶树、花灌木的种植比例,近几年新造林中彩叶树占比达到20%。在通道绿化上体现比较明显,市区西山森林大道、南山生态路已经成为市民休闲观光的好去处。
  财化同行。优先发展经济林,按照“小灌木大产业”的思路,放手发展杏、李、小杂果等传统经济林,扩大沙棘、连翘种植面积,积极推进沙棘、黄芪、玫瑰等深加工项目建设,发展林药、林花、林菌、林禽等,探索引进欧李、文冠果等新品种。近几年,每年种植经济林5万亩以上,经济林种植面积达到54.26万亩,带动农民增收。
  朔州市是“三北”六期工程的攻坚区,今年,将统筹实施精准扩林、重点补林、科学改林、持续营林、依法护林、创新活林“六大行动”,以水而定、适地适绿,整体推进“三北”工程由单一治理向系统治理转变,坚持数量质量并重的发展路径,“增绿、提质”双向发力,坚决打好新时代“三北”工程攻坚战。
  在市县两级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方面,切实落实区域森林草原生态保护和修复治理工程,建立协调工作机制,科学部署重点项目。各县(市、区)林长亲自规划部署,开展常态化督查指导,协调解决“三北”工程建设中面临的重点难点问题。
  在科学谋篇布局方面,坚持以“三北”工程区防沙治沙为主攻方向,因地制宜,科学选择乡土树种和植被恢复模式,积极开展国土绿化行动。今年将完成林草生态修复治理任务26.624万亩,高标准、高质量打好这场攻坚战。

(责编:刘_洋、马云梅)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