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潮拍岸而来 “高”质量逐浪攀高
吕梁市加快培育新动能 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新”浪潮拍岸而来 “高”质量逐浪攀高
吕梁市加快培育新动能 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我们的新材料应用广泛,目前已经被用到新能源汽车、5G通讯、交通材料等产品的制造,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订单需求,我们两条生产线满负荷运行,全力保障生产任务。”3月11日,在兴县经济技术开发区,元泰高导材料(山西)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的生产线上,火红的铝液从熔铸炉中缓缓流出,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工序,化作银光闪烁的高强铝合金铸锭。生产部课长方平望着眼前这熟悉又振奋人心的一幕,熟练地介绍着。话语中透着自豪,也折射出我市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澎湃未来。
元泰高导材料(山西)有限公司是我市铝镁产业链上的明星企业。依托兴县丰富的铝资源,该公司通过技术创新,成功研发出700兆帕级超高强铝合金铸棒,解决了国内高端铝材依赖进口的“卡脖子”问题。在生产过程中,由于采用了节能环保的蓄热倾动炉与内导液压铸造系统,配合全自动精炼设备,生产的7K34型号超高强铝合金新型材料等产品具有良好的高断裂韧性和抗应力腐蚀性能,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交通运输、新能源汽车、体育器材等高端制造领域,赢得了华为等国内主流通讯、汽车装备企业的青睐。
“在这里,我们就近用上了中铝华润的高纯度铝水,成本降低了60%,不仅提升了产品的竞争力,也为吕梁铝镁产业链的延伸注入了新动能。”元泰高导材料(山西)有限公司厂长蒋彬说,“目前,我们的一期、二期项目已全面投产,年产值达34.5亿元,提供就业岗位260个,成为吕梁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典范。”
现代产业体系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当前,我市正加快培育新动能,全力构建具有吕梁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在“985”重点产业链规划中,铝镁、氢能、数字经济等重点产业链成为核心抓手,依托资源优势,积极打造煤都、氢都、铝都、酒都“四都吕梁”,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
在铝镁产业链上,目前,我市已形成“铝土矿—氧化铝—电解铝—铝精深加工”的完整链条,铝材精深加工能力占全省近一半。在此基础上,我市还着眼长远,把握发展大势,抢抓战略机遇,加快培育新动能新优势,积极推动氢能产业、数字经济产业、装备制造、新型电力系统等产业的发展,提升氢能产业发展能级,力争加入国家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启动五个重大装备制造项目建设,推进13个风、光发电项目,向着新能源装机规模420万千瓦的宏伟目标大步迈进。
着力构建具有吕梁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道路上,不仅支柱产业在不断巩固拓展,新质生产力在持续集聚,农业现代化也在新技术的支撑下焕发出勃勃生机。
在山西韦禾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养菌车间,在自动化传输设备的“突突”声不绝于耳,工人们正忙着菌棒上架工作,成千上万的食用菌菌棒整齐排列在培养架上。
“养菌的过程就是一个储备能量的过程,今年我们引进了数字采集系统,不仅可以实时监测车间的温度、湿度、光照等关键数据,还能依据监测数据精准调控车间环境,确保菌棒始终处于最佳的生长环境。”养菌车间主任穆晓利介绍。
这家全市食用菌龙头企业,在产业发展的过程中,敏锐地寻找着赋能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技术,不断加强与上海农科院、山西农大等科研院校开展产学研合作,先后探索研究了国内领先的香菇液体菌种、全自动化制菌、智能化工程养菌等技术成果,还紧跟技术发展趋势,及时引进了“数字养菌”技术,让菌棒的生长环境以数据的形式清晰地呈现出来,解决了原来的养菌“痛点”,推动了食用菌全产业链信息化、智能化、工厂化、标准化生产,为全市食用菌产业发展注入了坚实的科技力量。
春潮涌动万象新,扬帆破浪正当时。从元泰高导的铝合金新材料到食用菌住进“数字产房”,在新发展理念的指引下,我市正以科技创新为引擎,以深化“985”重点产业链建设为抓手,加快传统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壮大新兴产业,布局未来产业,全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实现着从“一煤独大”到多业支撑的华丽转身。(记者 刘少伟)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