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传真】以创新为引擎 以品质铸品牌
——山西先通电力设备制造有限公司精益求精打造核心竞争力
【企业传真】以创新为引擎 以品质铸品牌
——山西先通电力设备制造有限公司精益求精打造核心竞争力
精密激光开孔设备沿着红色激光点定点切割、自动化数控机床按照事先设置好的程序精准加工零件、数控剪板机上下摆动机械臂,有条不紊地剪裁着直线边缘板料毛坯……3月19日,记者走进山西先通电力设备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先通电力”)的生产车间,各种大型机械设备高速运转,自动化、数字化成了这一传统装备制造车间的主要关键词。
先通电力于2005年成立,2023年5月入驻忻州经济开发区,项目总投资1.07亿元。该公司主要有四个生产车间,包括2个制造车间和2个组装车间,目前已初步打通产业上下游,具备电路设计、生产制造、检测试验、安装维修等多项资质,提供结构件高性价比的一站式集成服务。
传统产业是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基础。深入实施制造业重大技术改造升级和大规模设备更新工程,有利于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而先通电力一直在转型升级的路上。
对于电力低压配电柜而言,保持板材不变形是检验产品质量的首要指标。去年6月,先通电力取得了“液压式板料折弯设备”这项实用新型专利,能通过工作台、滑轨、多液压缸及推杆等部件协同,有效固定板料,实现配电柜结构受力均匀,防止变形。这项专利是公司高级电气工程师和技术工人们的集体智慧。目前,这项专利已广泛应用到了产品生产中。
“张振华铜排滑动支架,奖励200元;王琪调整车间机器定位,奖励100元……”在先通电力的生产车间,一个LED屏格外显眼,上面滚动播放着该公司的奖励清单。为鼓励技术改进,先通电力建立了一套全面灵活的激励机制。对于在生产工艺优化、设备改良、流程创新等方面提出有效方案并能付诸实践的员工,依据改进带来的效益、技术难度等综合评定,公司均给予相应的物质奖励。“从入驻开发区到现在,我们成功申请了两项实用新型专利和一项发明专利,还有几项专利在申请当中。这都是我们的员工积极创新探索的成果。”先通电力总经理王贵文说,“如今时常能看到员工们围坐一起,热烈探讨技术难题,分享新思路,为企业持续提升生产效率、增强核心竞争力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创新活力的持续迸发,不仅体现在生产工艺的改进上,更延伸至生产设备的迭代升级中。
在制造车间,记者看到,全自动喷塑机宛如一个大型的工件“过山车”,橙蓝色并行的一条轨道上连接着喷漆、烘塑、过滤废粉、沉淀废水等不同的生产“格子间”。
技术工人刘玉宝说起厂里新来的“同事”,滔滔不绝:“这个大家伙极大提升了喷塑效率。以前我们厂里的喷塑流程配备了5个烘干炉,耗费的时间长、人力多,质量也难以保证。现在,我们只需在轨道上的挂钩上挂上工件,半分钟不到的时间,工件喷塑就完成了。”
追求卓越的产品品质离不开严格的监测体系。在标准化检测试验设备区,CMM三坐标测量仪、盐雾实验机、氦检漏仪、耐压测试及涂装信赖性测试等装备一应俱全,具有专业资质的电气工程师团队正在进行继电打压试验。“严格的监测是产品质量的保证。我们建立了一整套合理的、有序的监测程序,严格对照国家最新标准及国际IEC标准的要求进行氦测漏、环网柜、耐压等试验,追求出厂零故障。”王贵文说。
对于电力设备制造行业而言,绝大部分设备都要求标准化生产,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建立自己的竞争优势?“保证产品质量是企业在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的重要法宝。我们始终秉承‘保证一级质量,保持一级信誉’的经营理念,无论是先进设备的投入使用,还是专利技术的研发应用,又或是对员工创新的大力激励,都是为了达成这一目标。”王贵文说,“今年,公司计划引入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争取将关键工序自动化率提升至60%以上,减少人工干预带来的误差。随着‘双碳’目标的推进和新型电力系统的构建,电气成套设备在电力、能源、工业等领域的应用需求持续增长,预计年度产能产值及销售将突破1亿元。”
本报记者高玮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