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城转型综改示范区深化转型发展,着力培育新质生产力——

【看亮点】向“新”发力 向“质”而行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地市新闻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国森彩印药用复合膜生产线。

宏明科技集团空调全产业链生产基地。


  线上体验游览景区,促进文旅商产业融合;自动化物流系统、机器人,实现医药产品灌装、灭菌、烘干等各工序无人自动衔接有序生产;新研发的车型识别“小黄人”憨态可掬,成为新一代治超系统中的“萌宠”……3月下旬,记者在运城转型综改示范区采访时感受到,这里处处散发着“高”“新”的气息。
  近年来,运城转型综改示范区以创建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为目标,以“晋创谷·运城”创新驱动平台、省级数字园区、省级中成药消费品园区、国家级骨干冷链物流基地为支撑,聚力培育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创新驱动、产业升级、数智赋能、产城融合、环境一流的转型综改示范区。
  目前,运城转型综改示范区入驻企业1200余家,规上工业企业74家,战略性新兴企业31家,高新技术企业53家,科技型中小企业68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44家,“小巨人”企业3家,已形成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三大新兴主导产业。

数字技术
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2024年12月23日,“晋创谷·运城”在运城转型综改示范区揭牌。2025年1月,蓝翼科技成立,入驻“晋创谷·运城”。3月,蓝翼科技的动漫创作板块单列运行,成长为独立法人。
  山西蓝翼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内,一名工作人员拿出运城市某景点的一张门票,用手机一扫,透过屏幕去看,桌子上立马就呈现出该景区标志性建筑的全息三维图像,通过图像下面的几个按钮,还可以实现局部放大观看。
  “这只是第一版,正在开发的第二版可以用手指进行放大缩小操作,更直观也更适合人们日常的使用习惯。根据计划,这个新场景应用将在今年‘五一’假期推出。届时,普通的景区门票将会成为集导引、消费、收藏于一体的新‘锚点’。”工作人员介绍。
  门票只是蓝翼科技的小尝试,通过虚拟现实技术1∶1还原景区,引导游客在线上实现沉浸式体验,才是真正的“大招”。
  “我们正在做的产品,与常见的围绕一个点进行360度观看不同,是可以通过操作手柄与VR眼镜,在前推后移中实现步移式交互游览,这更类似人们平常的游览体验。在一些特色区域或标志性建筑上,还可以加入动漫设计和互动游戏,提高人们的游览体验和消费意愿,通过购买链接,为文商融合的落地提供技术支撑。”山西蓝翼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吴红军说。
  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将景区以人们更乐意接受的方式搬到线上,一定程度可以解决游客时间不够,不能细看、全看的痛点。这些技术的应用界限绝不囿于文旅行业,还可以通过虚拟现实和数字孪生技术再造一个线上煤矿、线上建筑工地或模拟作物的生长全过程,让从业人员身临其境地接受各种培训。
  “我们预想,在未来,VR眼镜将会像现在的手机一样,成为普及的新终端,我们提前入场卡位,就是相信新技术对传统产业的赋能与改造,有着无限的可能性。”吴红军说。

科技创新
赋能新兴产业攀高向新

  由国内先进的洗烘灌联动线生产的安瓿注射剂产品,通过拨轮排序传递进入磁悬浮装盘机自动装盘;一盘盘注射剂被一侧的机器人通过识别系统准确搬运至灭菌车上,灭菌车装满产品后,自动导引(AGV)小车根据系统指令自动定位和举升灭菌车,车载视觉系统自动识别地面上的二维码信息将灭菌车搬运至灭菌柜入口指定位置,达到灭菌批数量后,待灭菌产品自动进入灭菌柜,完成产品的灭菌……3月21日,在运城转型综改示范区石药银湖制药有限公司水针生产车间,借助自动化物流系统、机器人,实现产品灌装、装盘(车)、灭菌、烘干、灯检、检漏等各工序无人自动衔接,有序稳定连贯生产。
  3月22日,在山西道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展厅内,一罐罐白色颗粒令人眼前一亮。“这是氨糖,全名为氨基葡萄糖,是人体合成关节软骨组织所需的关键成分之一,是名副其实的高科技、高附加值产品。我们采用最新的合成生物学工艺,持续改进菌种发酵方法,将最初的每公斤原料只能发酵50克氨糖提高到180克。目前已能生产5种不同市场需求的氨糖,年产量3000吨,出口欧美等国家和地区。”谈到企业的创新发展,山西道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经君自豪地说。
  高速公路上飞驰的车辆,只需按原有车速驶过路面上铺设的3组线圈,整辆车的尺寸数据、实时车速就被即时上传至当地车管所的大数据中心。“以前,车辆称重需要车速低于每小时20公里,现如今就算车速为每小时120公里也可轻松‘过磅’;以前,一个秤台就重达十几吨,造价30多万元,现在仅仅画几道线、搞一个架子、装两个数据箱就能轻松搞定……”山西国强高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邓国强举例说明动态称重的优势。在国强高科的厂房内,方形身材、淡黄肤色的“小黄人”憨态可掬,这款车型识别“小黄人”具有独立知识产权,已在全国高速公路系统投放6000多台,人工识别车型再进行收费将渐成历史。
  近年来,运城转型综改示范区聚力培育新质生产力,将科技创新融入血脉,抢先布局了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数字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打造了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创新药、高性能医疗器械、AI等产业链。目前,已形成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三大新兴主导产业,生物医药产业以石药银湖为龙头,聚集了瑞芝生物、道一生物、普鑫药业等企业,年规上工业总产值达15.8亿元;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聚集了天海泵业、制版机械、国强高科、宏明空调等企业,年规上工业总产值达20.9亿元;新材料产业以永磁材料、建筑添加剂、新型建材为主要产品,聚集了中磁科技、铁力建材、新东方钢构等骨干企业,年规上工业总产值达53亿元。

全程帮办
加速重点项目落地运营

  确认入驻园区,次年4月开工建设,一年后正式投入生产。“项目进展高效顺利,离不开开发区管委会的悉心呵护。”山西百特辉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迎辉充分感受到了开发区的办事速度和效率。“我们投资8000万元新建年产4亿件卫生材料及医疗器械生产线项目是省级重点工程,园区实行项目包联责任制,从工商注册、项目立项到竣工验收,所有事项全流程帮办代办。”李迎辉说。
  和山西百特辉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一样,所有入驻园区企业都有自己的包联责任人,他们定期到企业了解项目推进情况,帮助企业协调园区内部资源,同时与市区两级相关部门联系,协调解决企业遇到的问题,还负责将政府的优惠政策向企业讲解并帮助落实到位。
  近年来,运城转型综改示范区牢固树立“大抓工业、大抓项目”的鲜明导向,树牢项目全周期服务理念,用好全周期发力、全要素保障、全流程提速、全方位推动“四全工作法”,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提速增效。
  与此同时,运城转型综改示范区大刀阔斧推进“三化三制”改革,打通高新区与区直单位的干部交流通道,全面剥离高新区社会事务,健全20余项机关管理运行制度,压缩一般项目全流程审批时限至20个工作日,2024年办理各类审批事项1056件;优化土地报批工作机制,完成四批次土地手续报批,出让“标准地”11宗;联合10家银行搭建银企对接平台,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等问题。
  “提升服务‘一小步’,就是优化营商环境‘一大步’。接下来,园区将采取更多切实措施,以营商环境之‘优’,促经济之‘稳’、发展之‘进’,让企业在肥沃的土壤和充足的阳光中茁壮成长。”运城转型综改示范区乔里晨表示。

文/图本报记者孟婷

(责编:刘_洋、刘洋)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