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晋大地惠风暖 春耕备耕正当时】应县:科技赋能,激活春耕新画卷
【三晋大地惠风暖 春耕备耕正当时】应县:科技赋能,激活春耕新画卷
大地回春,农事渐起。在应县的田间地头,春耕的序幕正徐徐拉开。眼下正是大棚育苗的关键时节,应县各地抢抓农时,积极推进育苗工作,为春耕生产按下“加速键”。
3月18日,记者在应县南河种镇鑫硕丰种植专业合作社看到,全自动育苗播种机正在高速运转。从基质填充、精准打孔到播种覆土一气呵成,每小时可完成400多苗盘的育苗任务,相当于20多个熟练工人的工作量。
在自动化育苗播种机的轰鸣声中,工人们在流水线上有序作业,或检查苗盘基质填充厚度,或将苗盘摆放整齐。“科技赋能”与辛勤劳作的结合,谱写了春耕备耕的“新序曲”。合作社工作人员赵翠香说:“今年是第一年使用这台设备,不仅省人工、速度快,种子也播得更准确,比去年育苗省力。目前,已培育甘蓝、西瓜等优质果蔬种苗9万多盘,完成了5000多亩地的育苗订单。第一批蔬菜幼苗已逐渐破土而出,进入幼苗管护的关键期。我们通过摆盘、浇水、施肥、移苗等操作,精心呵护每一株幼苗茁壮生长。没出苗之前,主要关注温度和湿度。温度保持在25℃到30℃之间,出苗率会很好。苗出齐后,主要就是控温,防止温度过高,确保幼苗壮实。我们希望把优质的幼苗送到农民手中。”
为了进一步提高育苗质量和效率,合作社还引进了水肥一体化和温控等智能化设备,精准调控大棚内的温度和湿度,确保菜苗在最适宜的环境中生长。合作社负责人刘海兵说:“我们引进的全自动洒水设备,洒水均匀,密度和高度一致,不仅提高了出苗率,还节约了人工成本,减少了开支。今年除了本地的订单外,还增加许多外地订单,涵盖了周边的浑源、怀仁、山阴等地。预计在5月1日至15日左右,第一批幼苗将出棚上市。”
作为晋北设施农业的先行区,应县以科技育苗为突破口,通过智能化设备应用、集约化生产管理和全产业链布局,为春耕备耕注入了强劲动能。一抹抹“春色”正从育苗大棚向广袤田野无限延展,一幅充满希望的春耕画卷正渐次展开。
本报记者刘成根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