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喜:“三把钥匙”解锁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新密码
闻喜:“三把钥匙”解锁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新密码
本报运城讯 近年来,闻喜县深入贯彻落实省委“打造山西省旅游热点门户”要求,锚定市委“一城两区三门户”目标和思路,以文旅深度融合为抓手,通过“文脉赓续、业态升级、创新发展”三把钥匙,全面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着力打造文商融合旅游热点门户。
一、文脉赓续解锁文旅底蕴。一是丰富古迹解锁历史宝库。闻喜历史文化悠久、文物资源丰厚,是龙的故乡、后稷故园、商王故都、晋国故土、宰相故里、风水故地。截至2024年底,全县不可移动文物共738处,涵盖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等类别,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省级15处、市级1处。可移动文物11852件,其中一级文物23件(套)、二级112件(套)、三级251件(套)。二是科学保护守护历史瑰宝。压实文物安全主体责任,扎实做好文物保护、宣传、利用,着力推进项目建设。为文保单位聘用文保员400名,配备更新消防灭火器377具,树立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标志碑200余座。稳步开展第四次文物普查,以逥澜塔、文庙、姚村奎星楼等不可移动文物点为试点,全面摸排文物特征、保存现状等基本情况,完成现场复核599处,完成76.4%。持续开展文物抢险加固和文物修缮保护工作。目前,赵氏祠堂、孙村戏台等文物已完成修缮,东宋南堡门、张肃明宅院等修缮正在高效推进中。三是深挖裴氏传承文化精髓。将弘扬传承裴氏优秀传统文化作为重要抓手,营造重家庭、严家教、树家风的良好氛围,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精神动力。编辑出版《裴氏宰相志》《裴氏家风故事》等系列书籍,创办《裴氏研究》期刊,目前已刊发14期。连续4年开展中国(闻喜)家风家教主题文化系列活动,排演蒲剧《忠义裴度》,拍摄《千古风流话裴氏》《家训润无声,家戒醒后人》等专题片,在运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地开展裴氏文化宣讲。
二、业态升级解锁文旅体验。一是节庆活动开启欢乐之旅。利用当地特色资源,打造系列文旅节庆活动,提升知名度和影响力。在春节、元宵节等重要节假日开展“‘龙腾盛世、欢乐桐乡’我在闻喜过大年活动”“闻喜县2024年元宵节社火汇演”等大型文化活动,接待游客200万人次,刺激带动消费2000余万元。举办山楂花季、月季花季等特色节庆活动,将农业与文旅有机结合,开拓农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径。二是惠民演出共享文化盛宴。引入多元文化项目,强化基层文化建设,为乡村文化注入新活力,提升群众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开展群众文化和戏曲进乡村、进社区、进校园、进景区、进军营、进企业“六进”百场惠民活动,完成文化演出120场、戏曲演出140场。开展“三个一批”文化惠民演出,文艺小分队完成930场,文化带头人完成360场,乡土能人艺人完成240场。三是非遗传承领略传统魅力。开展宣传推介,大力发展非遗文创产业,促进非遗技艺在新时代绽放光彩。借助官方平台和“与辉同行”等电商平台,带动闻喜煮饼、花馍、陶瓷等产品全年累计销售1.5亿元。闻喜花馍2次登上央视专题节目,赴美国犹他州进行文化交流展览,与东方航空、网易公司签订宣传合作协议。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闻喜布艺推陈出新,闻喜“蛇元素”文创产品在央视二套《第一时间》节目播报。
三、创新融合解锁文旅活力。一是重点项目打造文旅新引擎。依托项目建设,推动文旅产业升级,提升文旅产业核心竞争力。投资7800万元的商汤文化博物馆项目于2024年5月开工建设,目前项目主体已完工;投资720万元的中共太岳三地委陈家庄旧址陈列布展工程正稳步推进;投资5000万元的山西省考古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已完成土地划拨转让。二是新兴业态注入产业新活力。深挖特色,精准布局新兴业态,为文旅产业注入全新活力,推动产业多元化发展。礼元镇裴柏村获评2024年“山西省乡村旅游重点村镇”,中华宰相村完成国家3A级景区创建,接待游客10万余人次,带动收入130万元。涑水小镇文旅消费聚集区正式对外开放,已成为闻喜县重要网红打卡地,接待游客100万人次,营业收入4000余万元。打造县博物馆、陈家庄红色革命教育基地、裴氏家风家教馆等旅游研学线路,2024年以来接待游客、研学团体5万余人次。三是宣传推广提升闻喜知名度。统筹整合广电及网络新媒体资源,建立全媒体传播矩阵,构建协同联动宣传机制,全面宣传推介文旅资源,有效扩大客源市场,助推闻喜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策划“在闻喜遇见你”文旅系列视频,制作发布《千年喜城 大运闻喜》《琉璃之间 璀璨闻喜》等专题宣传片。新闻“山西卫嫂食品有限公司员工制作花馍”获《人民日报》关注报道,《寺底村的“中国楹联”故事》获《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丁庆辉 薛靖萍)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