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护航 廉韵浸润——精密机加分厂"廉洁文化进车间"实践
清风护航 廉韵浸润——精密机加分厂"廉洁文化进车间"实践
在精密机加分厂每个工位的电子看板上,“清正在德,廉洁在志”的红色标语与实时加工数据同步跳动,分厂正以“清风护航”为主题,将廉洁基因深植生产肌理,构建起立体化廉洁防控体系,为高端装备制造注入“清廉动能”。
构建联动防护网
分厂党总支实施“333”廉洁工程,通过制度、教育、监督三维发力,打造车间廉洁生态闭环。在制度层面,建立《廉洁风险工序清单》《敏感岗位轮岗细则》等7项专项制度,将42个关键控制点纳入管理;教育层面打造“车间廉洁微课堂”“工匠廉洁说”等5大载体,累计开展警示教育32场;监督层面构建“内部专查+职工监督员+数字化平台”的三重监督网络。五轴加工中心工作的高级技师李师傅说:“现在一把铣刀的去向都晒在阳光下,干得踏实,心里透亮!”
打造车间廉洁生态
走进精密装配车间,立柱上的“廉洁文化长廊”令人耳目一新。这里不仅展示着《廉洁守则》,更有员工创作的廉洁主题微视频、漫画作品。分厂创新开展的“廉洁细胞工程”成效显著。在热处理工段,党员先锋岗设立“廉洁熔炉”意见箱,收集改进建议89条;劳模团队打造的“匠心廉语”滚动轮播,成为员工午间休息时的“精神加餐”;青年技师团队自发编排的《精度与底线》情景剧,用数控机床的精度坚守类比廉洁底线。正如金牌工匠王师傅所说: “车刀车的是零件,廉洁车的是人生。”
清风激荡出生产力
廉洁文化建设带来的不仅是风清气正,更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分厂将数字化转型与廉洁建设深度融合,搭建智慧平台。生产管理环节,MES系统增设预警模块,当刀具消耗异常时,自动触发三级核查流程,使风险管理从“事后追责”转向“事前预防”。分厂厂长在工作会上算了一笔账:通过规范刀具使用管理,严控刀具领用,刀具异常损耗率降低至0.3%的历史最低水平,年至少节约费用200万元。这些数据印证着“清廉出效益”的硬道理。
精密机加分厂用“廉洁精度”重新定义现代车间管理,让清廉之风吹拂智能制造,以匠心律动守护大国重器。在这片涌动着创新激情的沃土上,每台设备都在述说着这样一个真理:高质量制造不仅需要技术的硬度,更需要廉洁的纯度。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