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产业发力 奏响富民乐章
多元产业发力 奏响富民乐章
天镇县明亮温暖的大棚里,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 申力摄
“今天分拣装箱了1000件杂粮,马上发往全国20多个地市。”日前,天镇县通航粮贸有限公司董事长吴海平边说边带记者来到公司的生产车间,只见20余名工人正在给红芸豆进行分拣分类、筛选称重、打包装箱、装车运货。
虽然眼前这批货是发往国内的,但作为我市首家实现杂粮出口的企业,该公司不仅将优质的芸豆和其他各类小杂粮送到了国内百姓餐桌上,还远销法国、意大利、荷兰、南非、土耳其、马来西亚等多个国家。
多年持续深耕,已经让小杂粮产业成了天镇县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截至目前,该县杂粮种植面积达到18.77万亩,产量5851万斤。这些天镇杂粮经过深加工,其中一部分销往欧洲、美洲、东南亚等地区,2024年全年出口创汇额预计可突破1500万美元。
近年来,该县把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作为推动设施蔬菜产业提质增效的重要抓手,出台了《现代设施农业产业园建设规划》《设施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等3个政策性文件,集中打造以3个乡镇40个村庄为中心的18万亩设施蔬菜产业园。推行农户自主经营、合作社承包经营、公司带动经营及集体转租运营等模式,实行“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全县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实现了扩量提效。
截至目前,该县发展蔬菜育苗基地9万平方米,品种达52种,年育苗量7000万株左右,被认定为全省第一批蔬菜良种繁育基地县,为设施蔬菜高质量发展夯实了基础。全县设施蔬菜面积达3.5万亩,年产量20万吨,产值约10亿元,带动2.2万人务工,人均增收2.5万元。随着设施蔬菜规模化发展,天镇蔬菜引起了北京新发地市场的高度关注,授权该县为蔬菜直供基地,直接打通了京津市场。
天镇县明亮温暖的大棚里,不仅生长着鲜嫩的蔬菜,还有可口的菌菇。 目前,全县集中连片新建高标准食用菌温室大棚53栋,配套完善了水、电、道路等附属设施,积极引进特色食用菌种植企业种植香菇、羊肚菌等食用菌,填补了该县食用菌规模种植的空白。
在该县玉泉镇食用菌生产基地大棚内,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菌香,工人们正忙碌地将一卷卷培育好的菌棒小心翼翼地往支架上放置。大棚内,温度、湿度、光照等条件都经过精确调控,以提供最适宜食用菌生长的环境。据基地技术员介绍,在条件比较好的暖棚里,羊肚菌亩产能达到1000余斤,以每10斤鲜货晾晒成1斤干货计算,每亩地可产羊肚菌干货100斤左右,市场价格按每斤干货500元计算,收入相当可观。
本报记者 申力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