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树造林、恢复植被与脱贫攻坚结合起来
【强实干 抓落实】吕梁:八百里“绿装” 守护黄河流域生态安全
植树造林、恢复植被与脱贫攻坚结合起来
【强实干 抓落实】吕梁:八百里“绿装” 守护黄河流域生态安全
在岚县王狮乡蛤蟆神村有一支特殊的“植绿人”队伍,他们平均年龄在50岁以上,主要由老人和留守妇女组成。年复一年,大伙拿起铁锹,背上树苗,在吕梁山开展植树造林。“在家门口植树,对于我们这些上了年纪、不能外出打工的人来说太好了。两个人搭档,一天能种七八百株树苗,既能绿化环境,又能赚钱。”村民徐海亮挥起锄头,边刨坑,边跟记者唠。在千千万万像徐海亮这样的“植绿人”的努力下,800里吕梁山披上了“绿装”,撑起了黄河流域生态安全屏障。
吕梁境内91%的国土面积沟壑纵横、梁峁交错,是黄河流域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脆弱的生态和贫瘠的土地,是吕梁人民长期面临的生态和生存大难题。吕梁坚持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基准线,以打造山西中部城市群生态屏障为牵引,近年来,累计投入78亿元,将植树造林、恢复植被与脱贫攻坚结合起来,探索出合作社造林、购买式造林等模式,持续实施“三个100万亩”生态造林工程和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天然林保护等国家和省级重点工程,创下“一个战场”打赢“两场战役”的脱贫攻坚新创举。近5年,吕梁年降水量平均值增加81.8毫米,达到548.5毫米。2024年第一季度,吕梁市区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12.2%,在全省和汾渭平原11个城市中排名第一,空气质量指数在全省排名第二。
临县作为黄河吕梁段的沿黄4县之一,是我省黄河流域治理的重点县。全县总面积2979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最严重时达到2580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87%。该县坚定不移推进黄河流域生态走廊建设,高站位谋划、高标准推进,发展绿色生态经济,以治理项目为抓手,全力守护母亲河。目前已治理完成66%水土流失面积,泥沙流失量每年减少1360万吨。
2023年,吕梁成功申报山西省黄河重点生态区吕梁山西麓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成为全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项目包括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农田整治与水土保持、植被恢复、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河流水系及水生态保护修复、水环境污染治理7类39个子项目,涉及兴县、临县、柳林、石楼、方山、中阳、离石等7县(区),总投资超过37亿元,工程面积达8万余公顷,是吕梁投资规模最大、争取资金最多、受益范围最广的重大生态治理修复工程。
汾河是山西的母亲河,也是黄河的第二大支流。作为汾河流域重要的水源涵养区、补给区,吕梁市深入实施“一廊两带”战略,谋划启动了总投资811亿元的204个重大生态环保项目;实施“一泓清水入黄河”工程,筹集资金54亿元,实施项目36个,其中汾河流域就有28个,占总投资的80%以上,实现了汾河流域9条河流治水全覆盖。经过持续努力,吕梁汾河流域6县市整体森林覆盖率已超过30%,高出全省10个百分点以上。
本报记者王少科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