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靓!吉县有条挂在山间的“彩虹路”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地市新闻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这个春节,吉县文城乡王家垣村比往年尤为热闹,在外工作的“后生们”早早就开车回来与家人团聚;几年不来的亲友也纷纷前来拜年;乡亲们在各类直播平台和朋友圈发出“家乡”的短视频、“晒”着村里的新变化……

欢聚在一起,大家提得最多的要数一条路,就是吉县宁大线沿黄旅游公路至王家垣村的三色彩虹通村路,乡亲们高兴地称它为幸福路、连心路、致富路,也是他们的“新出路”。

王家垣村,是一个距离文城乡30多公里、距离吉县县城近70公里的偏远村。翻越莽莽大山、穿行蜿蜒小道,出门颠簸、遇雨难行,是当地村民最难忘的生活记忆。

就在年前,王家垣村原本那条破旧不堪的通村公路经历了一场“华丽变身”,一条平坦宽阔的柏油路向村外延伸,铺就乡村振兴的“快车道”,托起了百姓心头的新希望。

旧路“沉疴” 发展桎梏

时光如河,总会在历史转弯处澎湃作响。

20多年前,王家垣村是镇政府的所在地,也是周边四邻向往的农村,这里因塬面大、地势平、路畅通、经济好,成了十里八乡村民“嫁女选郎”的好地方。曾有“邻县”村民冯保安羡慕地说:“走宽敞平坦的路,吃水运货再不用驴驮……我们村的日子何时能像王家垣村一样。”

20多年后,王家垣村的发展“优势”尚存,苹果产业遍及全村。可是曾经通往这里的“康庄大道”,长期受雨水冲刷、地质灾害等因素影响,变成了“蒙尘路”“颠簸路”“狭窄路”,给当地村民带来了极大困扰,遇到雨雪天气,甚至无法出行。

村民白进龙回忆,2010年前后,通往王家垣村的路曾维修过一次,但是没过几年,路又坏了。随着“吉县苹果”的日益走俏,吉县多数果农都过上了好日子,而王家垣村却因道路不畅,坐上了经济发展的“冷板凳”。

(资料图片)

前几年,由于通村路坑洼又狭窄,大型运输车辆根本无法通行,每逢苹果收获季节,全靠三轮车、小拖拉机,等运到镇上的收购点,很多品质优良的一级苹果都被颠成“三级果”。

(资料图片)

那些年,一到收获季节,这里的果农就犯了愁。“路不好,收果的客商要么不来,要么来了就狠狠压价,谈不拢就扭头走人。”村民孙保家感慨地说,“通村路太窄,大车进不来,我们只得雇人一趟趟运到大路,再好的果子也卖不了好价钱。”

曾经让四周乡邻羡慕的王家垣村已成为历史,“修路、修路、修路……”成为全村百姓共同的期盼。

新途焕彩 盛景在前

随着黄河一号旅游公路吉县段开工建设,吉县县委、县政府紧抓这一有利契机,把宁大线沿黄旅游公路至王家垣段道路连接线改造工程提上了建设日程。

2024年,经过前期规划、设计、批复、立项、招标等环节,通往王家垣村的路终于开修了……

2024年3月施工队伍进驻后,王家垣村一下子热闹起来。大型机械的轰鸣声打破了往日的宁静,挖掘机挥舞着铁臂,铲车忙碌地清运着土石,工人们分工明确,有的搅拌水泥,有的铺设路面,现场紧张而有序。

村民们喜出望外,自发组成了志愿者队伍,有的帮忙搬运工具、清理杂物,有的为工人们送来干粮茶水,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期待。

修的是路,连的是心。为了让王家垣村这条农村公路“修得好”“走得畅”,吉县县委、县政府始终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将农村公路建设视作带动农民致富、推动乡村振兴的关键着力点。吉县交通运输局督促相关部门深入道路项目建设现场,按照项目设计,对项目内容、项目质量进行全面检查验收。包联干部与乡镇村干部、群众面对面交流,以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为出发点,以群众满意为最终目标,精准谋划高效推动项目早日建成。

历时8个月,这条总长5.017公里的柏油路与沿黄旅游公路紧紧相连,道路从原来的4米多拓宽至6.5米,曾经坑洼不平的乡村路摇身变成宽阔平坦的I类四级公路。

工程竣工当天,村民们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孩子们在路上奔跑嬉戏,老人们拄着拐杖、挺直腰板笑盈盈走在平坦的路面上……

路修好了,乡亲们的心气也更足了。“以后再也不怕果商压价。”“我们的快递也能送到家门口。”“我要开个农家乐。”“我计划搞养殖。”……曾因出行不便而被阻断的致富想法,正在随着新路的诞生再次“萌芽开花”……

前路如虹 绮梦开篇

2025年,村子发展的动力是啥?王家垣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辛军保说:“路畅是产业兴旺的根基,这就是全村发展的动力,咱老百姓的日子迎来了艳阳天。”

2025年,美好生活的愿景是啥?村民白进龙说:“种植苹果20多年,现在满心期盼的‘通村路’终于变成现实。今年我要好好侍弄我的果园,让家门口的好果子卖个好价钱。”

“路修通了,再也不怕下雨天在地里干活了。等今年杏子熟了,你带上家人来园子里采摘。”村民王香兰在视频里跟朋友们讲述着家门口的新变化。

王香兰是村里的“干活能手”,除了种植30亩胭脂杏,还经营了一家农资店,以前让她最头疼的事就是送货,农忙时,她从厂里用半挂车运回来的肥料,只能卸到乡镇,再改为三轮车运到村里,一来一回一年的运费就得多开支5000元。现在的新路走起来宽敞,开车更是稳当,王香兰脸上不由露出满意的笑容。

“现在邻村人开车专门来饭店吃饭,这是以前想也不敢想的事,饭店生意因为路修好了也越来越好,春节期间每天都能接待七八桌顾客。”王家垣村福满香酒楼负责人张永杰说,“今年,我要深挖当地特色美食,打造优质美食体验,让消费者吃得好、吃得健康,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

“千古百业兴,先行在交通。路修好了,王家垣村的发展步伐要快起来。”辛军保表示,“接下来我们要撸起袖子加油干,大力推动苹果产业的‘提档升级’,注重标准化管理,提高技术水平,打造品质之果。同时依托黄河一号旅游公路及‘城景通、景景通’配套服务设施,同频提升乡村旅游的便捷性和体验感,吸引更多游客打卡王家垣村,推动乡村旅游业的发展,真正把‘通村路’变成村民的‘致富路’。”

一条路

激活一片热土

带富一方百姓

站在王家垣村口,眺望崭新的柏油路如丝带般蜿蜒向前,穿村越集,通城达镇,恰似一条飘逸的锦带,在广袤的大地上尽情舒展,铺就成乡村发展的光明前景。

以王家垣村的“致富路”为缩影,如今的吉县,条条道路纵横交错,正串起人们心中的“诗和远方”,汇聚成吉县乡村振兴的澎湃动力,让吉县在时代浪潮中破浪前行,奔赴锦绣新程。 

(责编:马云梅)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