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故纸堆到新传承

介休图书馆的珍本再造之旅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地市新闻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2月5日,介休市图书馆内气氛热烈,馆藏古籍《介休九略》《咳唾珠玉》影印本首发仪式在这里举行。现场,来自各地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文化盛事,并围绕两部珍贵古籍影印本展开了深入研讨。
  在历史的长河中,古籍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明珠,承载着先人的智慧与文化的精髓。介休市图书馆现珍藏有数千册珍贵的古籍文献,从明代的史书,到清代文集,再到民国的地方文献,经史子集,琳琅满目。2025年新年伊始,该馆在介休市委市政府、市文化和旅游局的大力支持下,启动了一项意义深远的项目——馆藏古籍再造影印,让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重焕生机。
  首次影印馆藏文献,介休市图书馆力求在重要典籍、稀见典籍、地方文献之间寻找平衡点。经反复斟酌,选定了《介休九略》和《咳唾珠玉》,并以线装原大影印的方式,确保了原书的完整性和真实性,让读者能够领略到古籍的原始韵味。
  《介休九略》是董重先生的珍贵著作,成书于民国十一年(1922年),是乡邦文献中的瑰宝,具有极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这部典籍原为铅印本,一函三册,原书版框高18.4厘米、宽12.4厘米。
  《咳唾珠玉》是傅山先生的语录集,为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王晋荣刻本,由清张廷鉴编,徐润第、王晋荣改订。典籍一函二册,原书版框高20.7厘米、宽12.8厘米。
  这两部珍贵文献,一部是地方文化的代表、一部是名人思想的结晶,它们的影印出版,不仅能够满足学术研究的需求,还能让更多市民了解这些珍贵古籍,切身感受介休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魅力。
  影印古籍既是对历史文献的保护,更是对文化遗产的传承。未来,介休市图书馆还将继续推进古籍影印工作,让更多珍贵的古籍重焕生机。同时,进一步积极开展古籍文化的宣传推广活动,通过举办讲座、展览等,让介休的文化瑰宝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活力。

本报记者李建莉

(责编:刘_洋、刘洋)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