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古县与省测绘院携手搭建“数字古县实景三维时空平台”,为古县提供了精准的时空数据基底
数字政府建设样本调查
临汾古县与省测绘院携手搭建“数字古县实景三维时空平台”,为古县提供了精准的时空数据基底
数字政府建设样本调查
省测绘院外业队员在古县采集数据。
古县三合镇千年牡丹景区实景三维模型。
省测绘院外业队员操纵多旋翼飞机和固定翼无人机,飞遍古县每一寸土地。
扫描二维码,观看相关视频。拍摄:薛建英制作:张婷
“打开数字古县实景三维时空平台,再仔细检查一下里面的数据,争取以最完美的画面呈现古县的全貌。”春节刚过,山西省测绘地理信息院(以下简称省测绘院)高级工程师康丹就在时空大数据演示厅忙碌起来。
近年来,随着《山西省数字政府建设规划(2023-2025年)》的发布,全省数字政府建设正如火如荼进行中。2024年,临汾市古县统筹谋划,与省测绘院携手合作,共同推进古县数字政府建设,搭建了“数字古县实景三维时空平台”。
从走访调研、项目设计,到外业航飞、实地调绘、内业作业,历经近一年时间,“数字古县实景三维时空平台”即将“面世”。该平台将古县全域约1350平方公里进行数字化实景再现,融合了地形数据、遥感影像数据、实景三维模型数据、境界数据、地名地址数据、地理实体数据、专题数据等内容,生动再现了古县全域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实现古县全域各类数据在三维立体下的智能管理、直观表达以及在线应用,为古县数字经济、数字政府建设提供了精准的时空数据基底。
实景三维时空平台是个啥平台?它能发挥哪些功能?数字政府如何建设?连日来,山西晚报记者多次走进省测绘院,通过近距离了解实景三维时空平台,为大家揭秘测绘地理信息“高科技”如何赋能数字政府建设。
定位、分析、监测!平台功能强大
2月11日,山西晚报记者再次来到省测绘院时空大数据演示厅,几十平方米的显示屏上,“数字古县实景三维时空平台”清晰显示着古县全域。从屏幕中看,古县地势呈西北、东、东南三面环山的特点,中间是涧河及主要河流两岸的狭长河谷平原。
“数字古县实景三维时空平台以实景三维时空数据为核心,以二三维分析功能为支撑,旨在为古县数字经济、数字政府建设打造坚实有力的实景三维时空数据基底。”作为项目参与者,康丹对平台的建设情况了如指掌。她说,平台目前涵盖了古县政区概况、区域人口、经济运行、公共资源、自然资源、空间规划、文化旅游和应急资源等内容。比如,政区概况包括区位、地形地貌、实景三维漫游三部分,其中三维地形数据采用2米格网的高精度数字高程模型制作生成,模型完整呈现了古县丘陵起伏、沟壑纵横、地形复杂的地势。
打开“古县城区0.05米三维模型”,随着鼠标的移动,可看到古县县城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及每一座建筑,生动再现了城区的全景。沿着涧河继续“飞行”,沿河伸展的建筑布局记录着城市肌理,城区的建设风貌尽收眼底。
据了解,平台包括了古县2米、0.8米、0.5米、0.1米以及0.05米五种分辨率的多时序影像数据,实现全县土地全领域覆盖、全生命周期管理。这些数据可定期更新,更新频率分别为月度、半年度、年度更新和按需更新。
省测绘院工程师李心宇介绍,该平台功能强大,具有定位查询功能、分析功能、监测功能等多个功能。在定位查询上,可查询古县行政区划中5镇1乡73个行政村的任意一个区域,查看行政村的地形地貌、村落分布。若使用地名地址查询,在搜索栏中输入关键字,即可定位到任意一个学校、医院、公共活动场所等地点的具体位置,以及其所处区位、周围交通道路等信息。
山西晚报记者在现场看到,随着镜头的转换,古县涧河工业园在5厘米分辨率三维模型下,真实还原了工业园中厂区林立、大型生产设施高耸的繁荣景象,直观展示了园中各个企业的分布区位、生产规模以及生产环境。古阳镇凌云村的云顶小镇生态旅游景区,在0.03米分辨率三维模型下,可俯瞰小镇依山而建的格局,景区内餐饮酒店、林间木屋等公共服务设施一一浮现在眼前,与周围的自然环境浑然一体。
值得一提的是,平台在三维概览模块,集中了古县城区、工业区、乡镇以及旅游风景区等重要区域的实景三维漫游路线。打开古县城区蔺相如公园实景三维场景,清晰看到园内蔺相如塑像气宇非凡,纪念馆疏朗大气。整个公园曲桥幽径别有风韵,山石亭阁错落有致,波光粼粼,呈现出一幅“风鸣两岸杨柳舞,月照一舟翩翩浮”的怡人画卷。
航飞、数据处理、调绘!平台建设是项庞大工程
平台建设是一项庞大的工程。外业航飞、数据处理、调绘、清图……2024年6月,天气炎热。古县三合镇,千年牡丹景区,省测绘院第一测绘院航摄中心主任元甲与十多名外业队员正在这里开展实地调绘。他们奔波于古县的山水间,操纵多旋翼飞机和固定翼无人机飞跃山川丘陵、森林田野,飞遍古县每一寸土地,于点、线、面间连续作业,缩微山河于方寸。
“实地调绘是数字政府建设的基础。我们的工作要保证每一个数据和信息准确无误,不存在遗漏。”自去年10月启动古县调绘工作以来,元甲与同事们每天携带着RTK、背包式扫描仪等测绘仪器,实地调绘地物相关信息,标绘于底图,用脚步丈量着古县的每一寸土地。
古县地处太岳山南麓,沁水盆地边缘,境内岭、梁、峁、沟、谷、河、溪连绵重叠,矿产资源富集。近年来,古县县委县政府以建设全域数字化治理为抓手,全面提升县域治理现代化水平,按下了古县高质量发展“快进键”。
围绕古县勇当太岳板块高质量发展全面提质提速增长极排头兵的定位,省测绘院坚持需求导向,为古县量身打造符合县情的实景三维时空平台,积极探索一条以测绘地理信息技术赋能数字县域经济发展的新路子,力争将古县打造成为山西数字县域精品项目。
“此次约有30平方公里区域需外业人工调绘,根据成图,检测精度,遗漏、差错的部分,如房屋层数、管线性质、河流走向等,补全测绘数据。”元甲介绍,此次项目包括倾斜摄影测量、实景三维模型制作、1:500比例尺DLG生产、城市级基础地理实体生产、城市三维模型(LOD2.0级)生产等内容。历经4个多月作业,航摄中心航飞面积1350平方公里,获取150万张片子,数据约18.5T。
紧接着,经过高效紧张的三维模型数据生产,测绘团队为古县分类分级构建了分辨率优于3厘米的Mesh三维模型99平方公里;分辨率优于5厘米的Mesh三维模型61.6平方公里;分辨率优于10厘米的Mesh三维模型1300平方公里;古县全域平均精度0.06米……这些数据实现了集人口、经济、公共设施、自然资源、空间规划、文化旅游和应急管理为一体的应用场景,为赋能古县县域交通、城管、环保、旅游、文化等各行业数字化应用,全面实现数字县域“空间智治”提供基础的测绘地理信息数据支撑。
据了解,古县“数字县域”建设包括实景三维数字县情、实景三维专题应用、地理信息公共服务系统、智慧乡镇政务服务系统等内容,旨在打造标准统一的实景三维时空数据底座与服务平台,为推动县域智能化、数字化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时空信息赋能,更好地服务古县政府决策、国土调查、城市规划等方面。
一朵云、一张网、一平台!打造统一时空基底助力数字经济
去年3月,古县与省测绘院在地形图测绘、时空数据管理、城市实景三维建设、信息平台建设等方面深度沟通;5月,双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6月至8月,测绘团队夜以继日开展测绘作业;12月,完成数字古县实景三维时空平台、古县地理信息公共服务系统、三合镇智慧乡镇政务服务系统和地理信息服务平台建设……2024年,古县科学制定县域发展规划,借“外脑”绘制了一幅数字政府蓝图。
“以往面对这样的工作量,我们需要组织专门队伍,爬荒山、钻林子,耗时一两个月时间。现在通过实景三维时空平台,在电脑上轻轻一点,1000多个图斑跃然眼前,几天时间就完成了地块认定。”说起去年12月份,古县启动2.2万亩“坡改梯”前期勘测工作,古县自然资源局局长卢钰杰记忆犹新。
数字经济时代,测绘地理信息既是重要的战略性数据资源,又是新型生产要素。古县“数字县域”建设,正是山西大力促进数字经济发展和数字政府建设的一个缩影,其作为全省“数字县域”的标杆项目,走在前、作示范,为数字山西经济发展再添动力。
“实景三维是推动‘数字城市’‘智慧城市’从二维向三维升级的基础空间信息底座。”古县大数据中心主任梁文凯说,比如在传统警务工作模式中,“一标三实”信息采集全凭民警两条腿走街串巷,手绘图纸,会出现错编、漏标等情况。获取古县全域实景三维数据后,能够快速构建高精度三维坐标体系,将准确的经纬度通过三维框架与地理信息要素进行关联,将实有房屋、实有单位和实有人口一并上图,实现一图统览、一键搜索、一秒响应。
近年来,我省建立了“一局一公司一中心”的“品字形”管理运行机制,形成了“一朵云、一张网、一平台、一系统、一城墙”的“五个一”整体架构,3069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指尖办”“网上办”。数字政府建设在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引领数字经济、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山西省数字政府建设规划(2023-2025年)》明确,将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基础库作为全省数字政府建设的六大基础数据库之一,打造统一时空基底,支撑自然资源管理,赋能政府管理决策,助力数字经济发展。同时提出数字政府建设的总体架构:坚持全省“一盘棋”统筹布局,持续推进基础设施整合、系统整合、服务渠道整合和数据融合,构建起“2653”全省一体化数字政府体系(两个统一服务门户;六大数字化履职能力体系;“五个一”数字基础底座;三大制度规则保障体系),为全省数字政府建设指明了方向。
省测绘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推进数字政府建设,既能提高政府的治理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更好地满足公众需求和期望,又有助于推动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促进数字经济和智能化社会的建设。未来,省测绘院将依托实景三维时空数字基底,构建自然资源与空间地理基础库,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基础数据库,持续推动省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天地图·山西)优化升级,构建三维时空数字基底,不断丰富平台的数据资源和专题服务,持续提升基础地理空间服务、自然资源专题地图应用、遥感信息专题地图应用等公共服务能力,完善共建共享共用数字基础底座,为数字政府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山西晚报记者 薛建英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