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治市屯留区纪委监委监督破解低保精准救助难题

【听民意 抓整治 办实事】筑牢民生兜底“保障线”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地市新闻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本报讯 “咱们申请低保的过程有困难吗?”“每月的保障金能不能准时到账?”“现在生活上还有没有需要帮助的地方?”春节前夕,长治市屯留区纪委监委工作人员同民政局工作人员,在该区上村镇积石村入户走访低保对象徐凯玉时耐心询问。低保救助金是困难群众的“保命钱”“救急钱”,其精准发放至关重要。2024年以来,屯留区纪委监委聚焦低保救助不精准问题,坚持“查改治”一体推进,精准发力、综合施策,全力推动低保救助政策落实落细,切实维护困难群众的切身利益。
  以低保救助领域违纪违法案件为突破口,屯留区纪委监委严肃查处了区民政局低保中心两任主任履职不力、审核把关不严有关问题线索,给予两人党纪处分。“查处问题只是手段,保障民生才是目的”,区纪委监委紧盯低保救助领域突出问题,督促民政等相关部门强化主体责任落实,加强服务保障,优化救助体系。
  针对案件查办暴露出的问题,屯留区纪委监委及时制发监察建议,督促区民政局以案促改。区民政局依托“山西省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系统”和“山西省低收入人口动态信息监测平台”两个平台“举一反三”,对2024年度发放的城乡低保、残疾人“两补”等资金进行全面核查,逐笔核对、逐户核查、动态管理,全年新增城乡低保287人、特困供养人员210人,核减城乡低保732人、特困供养人员117人,并启动年度复核工作,确保“应保尽保、应退尽退、按标施保”。
  制度建设是长效保障。屯留区纪委监委紧盯低保救助资金发放过程中存在的廉政风险点,督促区民政局强化建章立制,健全完善了社会救助近亲属双向备案制度、区级数据共享交换合作机制、主动发现和家访月报制度等6项制度,对社会救助保障经办人和救助申请人有近亲属关系的同步进行备案,实施“3+X”(区、乡、村3级联动+网格员、社会救助人员、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主动发现机制,从源头上防范“人情保”“关系保”“不精准”问题发生,用制度之篱扎紧救助规范。
  在政策落实中,暖心的故事不断涌现……
  “我今年69岁了,老伴得了肾癌,两个儿子先后因病去世,一个女儿离异,独自带着孩子生活,幸亏咱们民政工作人员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及时为我办理了低保,才让我这个老太婆看到了生活下去的希望……”家住上莲开发区贺家岭村的杨春平说着说着已泣不成声。路村乡低保对象赵红玉因患急性髓系白血病,巨额医疗费用如同雪上加霜,民政局紧急为其提供了1万元的急难救助资金。张店镇的李小娥因患尿毒症造成家庭生活困难,通过“屯留民政掌上通”微信小程序快速便捷申请到了低保,解决了家庭后顾之忧……
  通过一系列的整治措施,屯留区低保救助精准度得到了显著提升,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了有效保障,让低保救助政策真正成为了困难群众的“及时雨”“雪中炭”。屯留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强化监督执纪,推动民政等部门不断完善民生保障机制,让惠民政策精准惠及每一位困难群众,为民生兜底保障筑牢坚实防线,切实增强困难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白续宏)

(责编:李琳、温文)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