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来崇福之地 过幸福之年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地市新闻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黄河新闻网朔州讯(记者 赵振华 通讯员 丁海云、王慧玲)春到万家,福满朔城。2025年春节、元宵节期间,朔城区以崇福寺为核心,全面启动了“福”文化系列活动,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和创新举措,进一步挖掘和展示朔城区深厚的“福”文化底蕴,让市民和游客欢度佳节的同时,感受浓郁的文化氛围和幸福气息。

崇福:福地福旺

来崇福寺,写福字,挂福带,拍福照,接福气!

置身于崇福寺,观赏着寺庙内精美的建筑、庄严的佛像,回响着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诗词歌赋,诉说着这里悠久的历史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福”字在这里不仅是对未来的美好祝愿,更是一种传承千年的文化信仰。

作为朔城区历史文化的重要象征,崇福寺不仅设置了传统的祈福仪式,还为市民设置了多个拍照打卡点、写春联送福等多种活动,表达对新年美好的祝愿。

在崇福寺内设立了专门的书写区域,由本地书法家现场挥毫泼墨,书写充满吉祥寓意的春联和“福”字,免费赠送给市民。活动现场,墨香四溢,洋溢着浓浓的年味。市民游客们纷纷前来“祈福”,把新春祝福倾注于笔端,笔墨飘香,尽是一派喜气祥和的氛围。新年祈福仪式,崇福寺组织游客在寺庙内悬挂祈福丝带,许下新年愿望。一条条写有自己或家人名字的祈福丝带挂满了整面墙壁,成为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拍福照聚福气,福袋前、福墙前,记录下团聚的欢乐与温情,这些满载着祝福与爱的照片带回家,让每一次回望都能感受到家的温暖与力量,成为我们共同记忆中最为珍贵的宝藏。

祈福:福满朔城

“福”字,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寓意着幸福美满,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寄托。朔城区紧紧围绕“福”字,以崇福、祈福、接福为主题,正式开启了“福满朔城·崇福迎春”文化盛宴。市民和游客可以参与到论福、寻福、见福、祝福、祈福活动中,体验从古至今延续下来的“福”文化魅力,不仅为节日增添喜庆祥和的氛围,更传递着服务民生、惠及百姓的初心和使命。

在崇福广场的“百福墙”,以“福”字灯墙的形式展出多个不同风格的“福”字造型 ,每一个都蕴含着对幸福生活的美好祝愿,让人感到福气满满。灯墙前,人头攒动,热闹非凡,红彤彤的“福”字墙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前来合影留下美好瞬间,大家摆出各种姿势,尽情享受与家人、朋友们团聚的欢乐时光。每一张合影都将“福”字的吉祥意义融入了笑容之中。

“不仅可以体验传统的写福年俗,还可以拍出好看的照片,有过年的感觉了。”在崇福广场的“百福墙”前,有不少市民游客和“福”字打卡拍照,祈愿来年福气满满、幸福安康、心想事成。

步入金沙植物园,仿佛进入了一个光影交织的梦幻世界,各式各样的彩灯,造型各异,创意无限。在众多主题灯组中,“福”字灯墙格外引人注目,远远望去,金色的边框在夜色中熠熠生辉,仿佛一道通往幸福的门户;走近细看,只见墙面上绘制着各种书法风格的“福”字,或行云流水,或端庄大气,或龙飞凤舞,将中国书法的博大精深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各大商场和店铺也纷纷布置了“福”文化主题装饰,甚至推出一系列与“福”相关的促销活动,营造出浓厚的节日氛围。各社区、农村纷纷开展写春联送“福”活动,将新春的美好祝愿传递给每一位市民。

正如一位市民所说:“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能够亲身参与到这些‘福’文化活动中,感受到浓浓的年味和家乡的温暖,真是太幸福了!”

送福:福到万家

迎春纳福,福至万家!为了让更多市民和游客亲身感受“福”文化的魅力,朔城区设置了多个寻福点,分布在崇福寺、主要商业街区、公园及社区中心等城市各个角落,将“福”气送至每一个人的手中。

近日,崇福寺福邑雁游文旅旗舰店正式揭牌亮相,店内摆放着各式各样的文创产品,有福袋、香囊、崇福寺五绝冰箱贴、崇福士钥匙扣,还有崇福寺壁画明信片,崇福套尺、百福贴纸、崇福卷轴……注重传统文化传承的同时,还积极融入了现代文化创意,与日常生活相结合,让“文物”走出高阁,飞入寻常百姓家。每一位来崇福寺打卡的游客,可以带一份崇福寺文创产品作为福礼,送给亲朋好友,让福气传至千万家!

同时,在朔城区各非遗展馆内,设计精美、造型各异的“福”字手工艺品、寓意吉祥的红色丝巾等,既体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又符合现代审美需求,深受市民和游客的喜爱。

福到万家,喜迎新春。朔城区2025年春节、元宵节系列活动之“朔州好年景”老城歌舞秀,以“五福临门”为主题,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节庆活动相结合,通过历史故事、民俗风情以及现代元素,创造出独特的视听盛宴,展示和庆祝人们所向往的幸福生活。这种结合不仅能让观众感受到浓厚的文化底蕴,还能体验到与时俱进的新鲜感。通过这种方式,“五福临门”的理念得以生动展现,并传递给每一位参与者,共同庆祝一个充满希望与欢乐的元宵佳节。

朔城区聚焦崇福寺,打造“福”文化新地标,不仅丰富了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为旅游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未来,朔城区将继续深挖“福”文化资源,不断创新活动形式,讲好朔城故事,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这片充满福气的土地。 

(责编:马云梅)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