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 我在山西过大年】翼城古城景区——多样民俗展风采
【文化中国行 我在山西过大年】翼城古城景区——多样民俗展风采
图为舞龙表演。
张灯结彩,春意穰穰。
翼城县唐兴镇古城景区,人头攒动,红灯笼、红春联、红绸带随处可见,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翼城花鼓、翼城浑身板、翼城琴书表演,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观看。
“仓得儿龙冬,仓得儿龙冬……”花鼓演员身穿印有剪纸图案的红色演出服,背着不同数量的花鼓,双手握着两只鼓槌,或跳跃、或旋转、或俯身,身姿矫健而灵动,鼓槌与花鼓碰撞出清脆明快的声响。他们蹲下打、跑起来打、左旋右转、拧腰甩膀、踢腿跺脚,行云流水接连不断,让人目不暇接。
“翼城花鼓名不虚传,确实好看!”从太原返乡过年的吕娜说,今年春节,她和家人在翼城沉浸式体验了传统民俗,一家人都很开心。
翼城花鼓源远流长,在当地已遍地开花。古城景区所在的古城社区,会打翼城花鼓的就有70余人。近几年,该社区还组织2顶大花轿、20顶小花轿、百人队伍表演“抬花轿”,成为景区一大亮点。今年春节期间,该社区精心组织开展翼城花鼓、舞龙、秧歌等活动,并将晋文化宣传、翼城非遗展示、地方美食推广融入其中,让群众零距离感受传统民俗的魅力。关帝庙广场上,情景剧《桐叶封弟》演绎了3000多年前的传奇故事,博得阵阵掌声……
古城社区原为城内村,是中国传统村落。这里曾作为县治长达1023年,现存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市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历史院落56处。该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魏利权说:“今年我们要完善社区基础设施,完成南十字历史文化街区木石四牌坊周边改造工程,打造古城文旅新亮点。”
伴随着喜庆欢快的乐曲声,扭秧歌的队伍过来了。秧歌队伍中间,两条数十米长的巨龙翻飞,时而“金龙摆尾”,时而“龙头昂扬”,一派欢腾。“这原汁原味的秧歌,扭出了大伙儿对新的一年美好生活的期盼。咱要继续撸起袖子加油干,让日子越来越红火。”古城社区居民张宁说。
文/图 本报记者张志刚 本报通讯员宋榜娟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