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我在大寨过新年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地市新闻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骑驴观灯”民间艺术演出现场。樊海燕 摄

(扫描二维码看视频)


  乙巳春节假期,昔阳县大寨村在暖阳中迎来了络绎不绝的游客。
  大年初一上午9时,浑厚的鼓点划破村庄的寂静。紧接着,红火的绸带上下翻飞,激昂豪迈的锣声鼓声镲声交错响起。在民间艺术表演《威风锣鼓》中,由大寨镇政府举办的“我在大寨过大年”系列新春活动拉开序幕,“祥蛇迎瑞·我在大寨过大年”民俗巡游,剪纸、面塑、手工灯笼等非遗项目体验,“骑驴观灯”“舞龙”“腰鼓”“迎灯”等民间艺术表演,昔阳籍晋剧名家戏曲演出,猜灯谜、乡村厨艺大赛、灯光焰火秀、篝火晚会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节庆活动轮番登场,这份红火热闹一直持续至正月初十。
  “妈妈,你看,大头娃娃!”6岁的妞妞踮脚指向巡游队伍。只见长长的民俗巡游队伍穿村而过,村民们挥着彩扇、扭着秧歌,整洁的路面绽开一片移动的花海。有游客被拉进队伍现学舞步,踉跄的姿态引得人们爆笑,手机快门声此起彼伏。
  村口的大柳树广场上、各色窑洞民宿门口,游客们有的摆着各种POSE打卡拍照,有的咨询压饼、烧饼等大寨特产的制作工艺,有的则在动手体验乡村非遗的乐趣。
  “食指压这里,手腕转个弯,你看——”剪纸艺人认真捏着一位小朋友的手教着,红纸屑纷飞间,小小的“福”字逐渐成形。另一边的面塑台前,面团在七旬阿婆指间三捏两揉,转眼间变为盘踞的卡通祥蛇,呈现在孩子们面前。
  大年初二,暮色初临,村口窑洞长廊的彩灯次第亮起,记者再次来到大柳树广场。晚7时,激昂的鼓点声响起,身着红衣的迎灯队伍缓缓走来,他们每人手里举着两盏喜庆的灯笼有序扭动前行,渐渐形成一个圆圈,将游客们围在中间,灯影中人面如染胭脂,喜庆欢乐的氛围感十足。
  忽地一声脆响,一束束焰火自大柳树后腾空而起,彩色流苏垂落,恰好照亮前方LED屏上的金色大字“灯火大寨·夜游祈福”……
  “这才是中国年该有的样子,热热闹闹,年味十足!”北京游客陈先生举着手机,镜头始终聚焦着漫天的火树银花。
  当最后一簇焰火消散,广场上燃起大型篝火,游客和村民跟随着演出人员唱起来、跳起来,欢快的歌声与舞步,在北方小村的寒夜里交织成温暖的画卷。
  年俗和非遗的现代表达,在大寨村这场持续10天的新春文化活动中找到了答案。当民间艺术成为“沉浸式体验”,便成了文化自信和乡村振兴最生动的注脚。正如大寨镇党委书记毛瑞涛所言:“老祖宗的东西活起来,年味儿就永远不会淡!”

本报记者李影 通讯员樊海燕

(责编:马云梅、温文)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