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 我在山西过大年】朔州博物馆:览古观今 品不够文化年俗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地市新闻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这件雁鱼灯是在朔州市朔城区照什八庄村出土的,我们可以看到它整体作大雁回首衔鱼伫立状,雁呢,眼圆睁,颈修长,体肥硕,短尾上翘……”
  “白釉梅瓶,小唇口、短颈、丰肩,肩以下逐渐收敛,既体现了梅瓶作为装酒用具的实用性,又赋予了其一种温婉而不失庄重的审美意趣。其胎质细腻,通体施以纯净无瑕的白釉,釉面光洁如镜,玻璃质感强,透明度高,更添几分高雅之气……”
  2月6日上午10时,朔州市民陈萍领着孩子来到朔州市博物馆进行参观,此时,博物馆志愿者正向展厅内的游客绘声绘色地讲述着展品背后的丰富文化知识。穿越时空、触摸历史,与文物零距离对话,游客们从中感受到了朔州独有的文化魅力。“今天参观了朔州博物馆,了解了朔州从古到今的历史文化脉络,从古代历史到现代文明,从峙峪文化到改革开放,我也知道了我们朔州的历史从何而来……”陈萍感觉收获颇丰。
  朔州市博物馆既承载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又凸显了浓郁的地域特色,不仅让本地居民赞叹不已,也让外地游客感受到了独属于朔州的厚重底蕴。“我是从西安来的,这是第一次来朔州旅游。为更好地了解朔州历史,我们一家首先来到了朔州博物馆,感觉很有收获。比如在朔州发现的大名鼎鼎的峙峪遗址和彩绘雁鱼灯,我们都是第一次了解到。”游客刘菲谈起参观感受娓娓道来。
  为了让更多市民和游客体验到“文化范儿”的春节,今年春节假期期间,朔州市博物馆以“蛇年文化盛宴”“博物馆的宝贝”为主题,开展了蛇年祝福语签到——新的一年我们平安健康;金蛇贺岁——了解悠久延绵的蛇文化;手工制作——剪纸互动体验;了解非遗运动——投壶等多姿多彩的系列文化活动。
  在剪纸互动体验区,朔州市民白华女士和女儿正在学习剪窗花。裁剪、翻转、折叠……动作有模有样。“每年春节假期,我都会带孩子参与一些有意义的活动,今天专门来朔州博物馆参加剪纸体验活动,想让孩子亲身体验一下剪纸民俗。”白华说,“看到这些精巧的剪纸和图像中那些熟悉的过年场景,一下子勾起了我的儿时记忆。”白华女士的女儿也很兴奋:“我特别喜欢朔州市博物馆的剪纸活动,刚刚我自己动手剪出了漂亮的窗花,特别有成就感!”

袁兆辉 武跃林

(责编:马云梅、温文)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