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火庆新春 文旅展新姿
——临汾市二〇二五年春节假期文旅市场热气腾腾
红火庆新春 文旅展新姿
——临汾市二〇二五年春节假期文旅市场热气腾腾
春节假期,我市文化和旅游市场一片繁荣,热闹非凡又秩序井然。全市文旅系统紧紧围绕省、市关于春节文旅市场的决策部署,以“临汾好年·巳巳如意”为主题,精心烹制了一场丰富多彩的文旅盛宴,让广大市民和游客沉浸在浓浓的年味中,文旅消费也一路升温。
截至2月3日17时,全市A级景区接待游客总数达165.79万人次,同比增长19.66%;门票收入共计2934.36万元,同比增长12.65%;景区内经营性收入为4269.87万元,同比增长8.57%。尧庙-华门景区、襄汾县丁陶风情街文化旅游景区、吉县壶口瀑布旅游区、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景区、乡宁云丘山景区成为游客接待量排名前五的热门景区。
民俗与文博交相辉映
传统魅力大放异彩
春节的喜庆氛围弥漫在临汾的每一寸土地,民俗活动作为其中最灵动的音符,率先奏响了新春的欢乐乐章,成为街头巷尾热议的焦点。在第26届尧庙正月庙会上,处处张灯结彩,热闹非凡。新春游园会里,孩子们在五彩斑斓的花灯下嬉笑玩耍;非遗打铁花表演时,铁水在夜空中绽放出绚丽的金花,引得游客们阵阵惊叹。来自运城的张文生一家特地赶来,他兴奋地说:“打铁花太震撼了,还是头一回近距离看,感觉年味儿一下子就浓了!”大年初一至初六,庙会接待游客近25万人。
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景区的第十九届民俗中国年以“回家过年”为主题,为游客打造了一场跨越时空的民俗盛宴。在好运集市,琳琅满目的特色手工艺品和美食让人目不暇接。景区的明朝科举汇、移民剧游等互动活动,以及好运庙会、剧游《移民前一天》等夜游项目,还有1500余款文创产品和特色小吃,让游客流连忘返。
云丘山景区开园首日便解锁了独特的民俗年活动。“蛇转乾坤,直登昆仑”“游逛庙会,蛇行天下”“遇见神仙,好运爆棚”“云丘手艺,新年添彩”等特色活动,让游客在欢乐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小朋友们在“云丘手艺”活动中,跟着民间艺人学习制作手工艺品,一个个虎头虎脑的小布老虎在他们手中诞生,孩子们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
与此同时,文博场馆也悄然准备着一场场文化盛宴,“古建热”“博物馆热”持续升温,与热闹的民俗活动相互呼应,共同展现出这座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魅力。隰县小西天的遇见“悟空”特色活动别具一格,遇见“悟空”特色节目展演、戏曲庙会、民俗巡游展演、祈福遂愿、素斋美食体验等活动,丰富了游客的春节体验。景区日接待量突破1.6万人次。北京游客谢仁阿依·肖合来提难掩兴奋:“比我期待的更好看!起初还担心网上图片加了滤镜,有些夸大其词,亲眼看到后,真的太震撼了!”她指着手机里刚拍的特写照片,向路人展示佛像眼角的一抹金粉:“这种细节,滤镜根本加不出来!一次根本看不够,以后还要来。”
蒲县东岳庙内,敲鼓祈福、祈福纳祥、汉服游园、舞龙舞狮、雕版拓印、特色市集等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现场,一位穿着汉服的年轻姑娘正在专注地参与雕版拓印,她开心地说:“穿上汉服,再体验这些传统活动,感觉自己穿越回了古代,太有意思了。”
此外,临汾市博物馆、陶寺遗址博物馆、曲沃晋国博物馆三馆更是强强联手,推出优惠联票及系列精品展览,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在博物馆里过大年。
临汾市博物馆推出“华夏文明看山西历史人物画展”“灵蛇献瑞 乙巳蛇年生肖文物大联展”“何以文明”VR沉浸式探索展等精品展览,以及拓蛇天福、蛇来运转、猜灯谜、剪纸、投壶等体验活动。曲沃晋国博物馆推出“漫画晋国——晋国历史、人物插画展”“陶冶晋国——晋国陶器文化特展”等精品展览,以及拓印、彩绘、剪纸等特色体验和文创、非遗展销。在陶寺遗址博物馆,游客刘佳怡兴奋地说:“可算盼到开馆后的首个春节活动了。一定要好好感受感受,临汾好年,巳巳如意,也欢迎大家来襄汾过大年。”
主题街区活力四射
文化活动精彩纷呈
民俗活动带来的热闹还在空气中弥漫,文博场馆散发的古韵也萦绕心间,它们为临汾的春节勾勒出了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而当人们将目光转向城市的大街小巷,会惊喜地发现,主题街区与各类文化活动正以独特的姿态蓬勃开展,成为春节期间另一道不可错过的亮丽风景线。
1月22日下午,临汾好年·巳巳如意“嗨在贡院街——新春妙会·妙不可言”系列文化活动妙会市集开市,更是将贡院街打造成为了一个欢乐的海洋。
贡院街在春节期间化身欢乐的海洋,6个特色主题舞台和5个“妙会”区域,涵盖了舞台表演、妙会市集、装置打卡、国风花灯、特色小吃等多个环节。舞台上,精彩的文艺演出接连不断;妙会市集里,各种特色商品琳琅满目;街头巷尾,精美国风花灯交相辉映。市民张卫民一家每晚都来贡院街打卡,他笑着说:“这里太热闹了,孩子喜欢看表演,我们大人就逛逛市集,尝尝小吃,感觉特别幸福。”贡院街成功打造出本地人必来、外地人常来的迎新春“妙会”,让大家在吃喝玩乐逛中感受浓厚的临汾年味儿。
假日期间,各大文化场馆积极强化公共服务。除夕至初七,全市共举办群众文化活动357场,参与人次达61万。市文旅局举办的“梅花绽放闹新春”戏曲系列活动,15场优秀戏曲剧目展演让戏迷们过足了瘾。戏迷张锁宝每场都不落下,他激动地说:“我年轻时就爱看戏,后来忙生活,很久没有这么痛快地听一场了。这些演员都太厉害了,每个眼神、每句唱词都让人回味不已,真希望以后能多些这样的演出。”
市图书馆举办雕版年画衬新年、新年挂饰Diy、公益电影展播、悦读沙龙、绘本故事绘、临汾之声等新春活动,让居民和游客在趣味活动中体验新春文化。在雕版年画活动现场,小朋友们在家长的帮助下,亲手印制出一幅幅精美的年画,现场充满了欢声笑语。
市文化馆举办的“线上艺术普及微课堂”系列活动也备受好评。威风锣鼓《热门曲牌教学》、朗读技巧气息与发声、少儿语言舞台表演小经验、中国山水画的传承与发展等课程,让大家足不出户就能感受艺术魅力。
特色宣传为我市的春节文旅市场营造了浓厚氛围。节前,我市组织参加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华语环球节目中心中国文旅大联欢《在中国!这样玩!》2025年新春专场直播活动,向全国观众推介临汾趣味新春活动、当地年俗等,邀请大家春节游临汾。发布“跟着悟空过春节”“晋善晋美”“黄河风情游”三大主题线路游玩攻略,在三条主题线路沿线发放3万份春节明信片以及特色文创礼包,诚邀市民及广大游客春节游临汾,领取“临汾好物”。大年初二,在临汾文旅官方抖音账号开启直播云抽奖活动,在线抽取“全年A级景区免首道门票”200份、“首道门票八折”500份、“首道门票五折”300份。持续开展“我为家乡临汾代言”“我在临汾过大年”话题网络宣传,截至目前,抖音平台“我为家乡临汾代言”话题播放量达150.3万次,“我在临汾过大年”话题播放增量达732.9万次。
全方位保障文旅市场
守护欢乐祥和假期
临汾的春节文旅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市民和游客沉浸在欢乐的节日氛围中。然而,这繁荣景象的背后,是一系列全方位保障措施在默默发挥作用。正是这些精心的筹备与严格的监管,为文旅市场的安全有序保驾护航,守护着每一个人的欢乐祥和假期。
为确保春节期间文旅市场的安全有序,我市提前谋划、精心部署,优化服务、加强监管。各县(市、区)、各涉旅行业持续开展“回家”服务品牌活动,让游客在临汾处处都能找到“回家”的温暖。壶口瀑布、云丘山、小西天、广胜寺等10家景区,从1月15日起至除夕免首道门票。
除此之外,我市还畅通涉旅投诉服务热线,公布全市及交通、城管、应急、市场监管、商务、文旅等部门的春节假期投诉咨询电话,及时解决游客反馈问题。发布《2025年春节假期出游提示》《2025春节假期旅游倡议书》,提醒广大游客关注天气变化,做好出游准备、提高安全意识、倡导文明出游。春节期间,静态交通管理区域的路内停车泊位、公共停车场全部免费停放,为游客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印发《关于做好2025年春节和全国全省“两会”期间安全生产和市场秩序工作的通知》,成立“一办六组”,分组包片深入各县(市、区)重点景区、文博单位、文化娱乐场所等地开展实地督察,指导各级各部门提前做好隐患排查、及时预警提醒、紧盯舆情防控,确保假日文旅市场安全平稳有序。截至目前,全市文旅系统共出动检查组50个,派出检查人员158人次,检查文旅企事业单位142家。
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我市春节假日文旅市场总体平稳有序,旅游环境持续优化,未发生重大旅游投诉和旅游安全事故。这场春节文旅盛宴不仅充分展示了临汾的独特魅力与丰富文化,更为推动我市文化和旅游产业的繁荣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动力。
记者 陈 明 亢亚莉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