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 我在山西过大年】河东大地:花样年俗 处处欢腾
【文化中国行 我在山西过大年】河东大地:花样年俗 处处欢腾
摊位鳞次栉比,非遗好物让人目不暇接;步伐灵动矫健,舞龙、背冰等民俗表演引得观众阵阵喝彩;稷山麻花、闻喜煮饼等特色美食香气四溢,游客排起长队……新春的河东大地,处处洋溢着节日的喜庆和热闹。各地拿出“看家本领”,围绕河东民俗、传统非遗推出的系列迎新主题活动让年味愈发醇厚。
大年初三,在运城博物馆非遗市集上,一场别具特色的非遗展示体验活动火热开展。螺钿漆器、掐丝珐琅、木版年画、铜雕技艺等传统手工艺人现场展示技艺,让游客零距离感受到传统文化之美。这些手工艺品不仅精美绝伦,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成了游客们带回家的最佳纪念品。
非遗市集还设立了潮玩体验区。在省级非遗绛州木版年画代表性传承人吴百锁的指导下,游客们拿起工具认真地制作,脸上满是新奇与专注。一张张宣纸在按压下,变成了一幅幅精致的年画;一管管釉料,在省级非遗掐丝珐琅代表性传承人马金瑞的手中,拼成一个个精美的图案……现场多彩的非遗体验,让游客们大开眼界。“逛一圈下来,忍不住要买几件,这一趟非遗之旅太难忘了,收藏了好几件非遗作品。”游客董慧研开心地说。
如果说,运城博物馆非遗市集的年味清雅可人,那运城盐湖景区非遗表演的年味就是热辣滚烫。
夜幕降临,盐湖变得深沉而静谧,随着一声激昂的锣鼓响起,打铁花表演正式拉开帷幕。8个巨大的火炉将铁水烧得通红,艺人手持花棒,精准有力地将铁水击向高空,瞬间,朵朵金花在夜空中绽放,如繁星坠落,似金龙狂舞,金色的光芒与荡漾的湖水相互交融,绘成一幅流动的金箔画卷。
而不远处,无敌风火轮飞速旋转,炽热焰火映红了游人的笑脸;水上飞人结合火壶表演,舞出了“凤凰浴火涅槃”的视觉盛宴;烟花瀑布从高处奔涌而下,仿佛将整个银河都搬到了人间……
现场观众里三层外三层,孩子们兴奋地跳着,大人们也惊叹于眼前的景象。相机的快门声此起彼伏,大家都想把这绚丽的画面永远珍藏。
随着最后一簇打铁花在夜空中消散,火壶表演者稳稳收势,这场融合了打铁花、火壶等非遗表演的盛宴缓缓落下帷幕。可观众们却依旧沉浸其中,久久不愿离去。从山东来运城过年的游客陈长龙浏览着手机中的照片,意犹未尽地说:“这两天的表演太精彩了,眼睛都看不过来了。各种民俗表演和非遗展出在春节期间密集上演,不仅有了浓浓年味,也让我这个外地人实实在在领略到了运城传统文化的魅力。”
本报记者周明飞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