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帆起 “泉”才聚
——阳泉市二零二四年度人才工作亮点展示
“阳”帆起 “泉”才聚
——阳泉市二零二四年度人才工作亮点展示
举行“高校博士阳泉服务”启动暨签约仪式。
举办山西农大百名学子“暑期盂县行”活动。
科技特派员樊树龙到平定县方兴艾业种植专业合作社指导艾叶足疗包加工及速封技术。
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开展人才引进校园宣介活动。
组织开展服装缝纫人员订单式培训实操教学。
太原理工大学张衡博士开展入企指导服务。
举行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芒草矿山修复固碳示范项目研究座谈会暨项目合作签约仪式。
开展“农大学子阳泉行”活动。
招募选聘“校园(校友)引才大使”。
新元肇启,云程发轫。
站在新起点,回望来时路。2024年,在省委组织部的精心指导下,阳泉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聚焦市委“14510”总体思路和部署,大力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市战略,以推进“人才聚能”行动为牵引,抓顶层优布局、明重点破难点、谋创新树品牌、精服务强保障,人才工作感知度、实效性、影响力又有显著提升。
这一年,我们举全市之力优化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用“真金白银”的满满诚意,表明阳泉爱才之心、重才之情;
我们以求贤若渴的姿态,北出山海关、南下巴蜀大地,只为择一良才、谋一良方,为阔步前行的阳泉赋能蓄力;
我们辛勤耕耘阳泉这方沃野,大力培植人才根系,让更多人才在产业一线、发展前沿种下星星点点的梦想,收获蓬勃璀璨的希望;
我们用暖心、贴心的服务滋养人才,倾力打造人才温暖家园,因为对于我们来讲,阳泉的梦想,就是你我的梦想,无论东南西北中,来了就都是阳泉人。
一路繁花,满树硕果,俯拾仰取,稇载而归。
让我们一起回眸2024,沿着走过的足迹感受人才工作精彩瞬间,开启扬帆远航新征途……
1 优化政策体系
构筑引才聚智“强磁场”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持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在全省率先开展人才政策修订完善工作,出台《关于加强新时代人才培养引进工作的若干措施(试行)》,聚焦全市医疗卫生、教育科技、企业发展等重点领域,拿出真金白银打造人才集聚“强磁场”。同时,赋予重点行业领域人才政策“定制权”,开展教育领域、数字经济领域专项人才政策制定工作,不断提升人才政策精准性、实效性。
2 突出项目牵引
推动人才工作靶向精准发力
以推动人才工作有声有色、有形有影、有感有效为目标,打造人才工作项目化推进体系,确定30个人才工作重点项目,建立起“台账式管理、清单式推进、销号式交账”工作模式,持续推动全市人才工作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创新亮点。
3 发展“院士经济”
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柔性引进中国科学院韩斌院士和中国工程院徐明岗院士及其团队,建成高固碳芒草和生物质新材料基地2个、土壤研究院1所,开展年产50万吨障碍土壤调理剂项目和芒草矿山修复固碳示范项目。通过借智突破瓶颈、借力转化孵育、借势引领发展,探索走出以“院士经济”为引擎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4 聚焦产才融合
“引博入企”推动人才产业双向奔赴
以企业需求为导向,联合太原理工大学、山西农业大学,创新实施“高校博士阳泉服务”专项行动,精准引进15名博士人才入企服务,开展项目合作或课题研究16项,研发连翘功能茶、桑叶挂面等新产品、新配方9个,破解生产、技术等方面难题17个,开展专利申报4个,受到企业高度认可。
5 用好挂职博士
锻造赋能发展“尖兵队伍”
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引领带动作用,建立省派科技博士服务团“项目领题”“结对带徒”工作机制,推动挂职博士作用发挥更精准、更高效、更聚焦。2024年,7名挂职博士成功申报省级科研项目1项、市级科研项目2项,正在申请实用新型专利4项、发明专利1项,牵头承办并成功推动阳泉市获评生态环境部2023年度生态环境领域激励表扬城市,为全省唯一入选城市。
6 开展“带编入企”
巧用编制破解企业引才难题
拓面提质推动“带编入企”深入开展,拿出事业编制为6家企业引进6名硕士研究生,精准高效解决企业急需紧缺人才引进难题,构建起政企“共引共育共享共赢”的人才协同发展新格局。
7 加强人才宣介
开展“人到山西好风光”系列活动
2024年以来,按照省委人才办统一安排部署,先后赴上海、北京、杭州、成都、大连等10余个城市60余所高校开展“人到山西好风光”人才宣介活动,承办清华大学专场宣介活动,同步开展富硒农特产品、红色文化、非遗文化、刘慈欣科幻文学进校园和企业家进校园等活动30余场,建立“双招双引”工作站13个,招募“校园(校友)引才大使”82名,与300余名高校学子达成就业意向。
8 坚持筑巢引凤
“农大学子阳泉行”助力乡村振兴
联合山西农业大学创新开展“农大学子阳泉行”活动,吸引261名农大学子奔赴乡村振兴一线,针对农村产业发展、基层治理等工作提出意见建议260条。其中,荫营古镇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平定县东山村“鹅鱼共养”、平定县西红柿饮料包装生产线配置等12个项目已采纳落实。
9 集聚青春力量
校地合作涵养青年人才“蓄水池”
青年兴则城市兴,青年强则城市强。2024年以来,阳泉市以深化校地合作为契机,持续加大青年人才引进培育力度,累计开发大学生实习岗位2481个,接收省内外来阳泉实习实训大学生2386名,依托特色红色历史文化资源,吸引3800余名师生来阳泉开展红色教育和国情研修,不断涵养青年人才“蓄水池”。
10 提升平台能级
持续激发创新创业动力活力
全年新认定市级创新平台11个、中试基地6个,新建博士驻企工作站1个。平定莹玉陶瓷有限公司“山西省抗菌功能陶瓷技术创新中心”、阳泉高级技工学校“吕纯华技能大师工作室”,以及山西乐蜂园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阳泉银宇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山西贝特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建设的博士创新站均获省级认定。阳泉市职业技能评价服务中心(阳泉市创业服务中心)、阳泉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分别被省人社厅评选为2024年度省级“优秀技能服务人才培养基地”“优秀大学生就业创业基地”。
11 擦亮城市品牌
举办刘慈欣故乡科幻文化活动周活动
2024年10月13日,山西·阳泉第二届刘慈欣故乡科幻文化活动周开幕式暨刘慈欣科幻文学馆揭牌仪式在“阳泉记忆·1947”文化园举行,并为刘慈欣科幻文学馆揭牌。其间,先后举办“科幻文学赋能新质生产力”主题对话会、中国作协“百名作家进百校”活动、晋陕科幻科普作家座谈会、科幻文学笔会、科幻美术优秀作品展等系列活动。
12 注重以赛聚才
全国中学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赛落地阳泉
2024年3月2日,第十届全国中学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赛(总决赛)阳泉赛区比赛在“阳泉记忆·1947”文化园开赛,来自晋陕豫三省1400余名中学生走进阳泉同台竞技,持续提升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
13 坚持铸“匠”砺才
开展“阳泉工匠”“阳泉乡村工匠名师”评选活动
持续加强“工匠型”人才队伍建设,从全市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文化产业以及传统手工艺等行业领域,评选命名10名“阳泉工匠”和41名“阳泉乡村工匠名师”,持续营造阳泉市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
14 深化筑魂赋能
举办全市高层次人才研修班、人才工作者培训班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先后举办2024年高层次人才专题研修班、人才工作者专题培训班,持续提升高层次人才队伍的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加强人才工作者的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20余名高层次人才和40余名人才工作者参加学习研修。
15 加强育才提能
开展“培育提升”专项行动
聚焦科技人才、技能人才、医卫人才、社工人才等开展“培育提升”专项行动,2024年累计培训本土人才1.6万余人次。大力推广“订单式”人才培育,依托阳泉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为10余家企业培育技能技术人才300余人。注重在基层一线历练人才,选派332名技术人才“进村入企”开展服务,解决难题101个,增加收入3000余万元。
16 搭建交流平台
“人才沙龙”掀起共话发展“头脑风暴”
2024年,阳泉市聚焦“数智新城”建设、大数据应用、耐火材料产业创新发展、富硒产业发展壮大、教育领域人才队伍建设、医疗领域人才培养等重点工作,举办“泉才汇智·共创未来”人才沙龙活动9期,让广大人才在交流探讨中迸发思想火花、拓宽发展视野。
17 倾情精细服务
打造聚才敬才“暖心”港湾
深入开展“人才暖心服务行动”,在春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为600余名在外人才和本地人才送上节日祝福。持续加强服务队伍建设,拓展服务保障范围,提升人才服务水平,精细化做好人才落户、住房保障、交通出行、医疗健康、子女入学等“关键小事”。2024年累计发放人才补贴补助1400余万元。
18 贴心爱才留才
常态化举办青年人才交友联谊活动
为进一步帮助更多青年人才融入阳泉、安居阳泉、扎根阳泉,市委人才办联合市总工会、市妇联、团市委等单位,开展“爱在阳泉、情定3·8”“青春同行、团聚漾泉”“阳光相遇、泉缘情岸”“‘七’待已久、‘夕’望是你”青年人才联谊活动4期,100余名青年人才成功牵手,不断提升青年人才幸福感与归属感。
19 延伸服务触角
创新推出高校新生旅游免费卡
面向阳泉市“一本两专”2024级新生发放近1万张新生旅游免费卡,高校新生及其亲属可免费游览“中共创建第一城”旧址、百团大战遗址公园、娘子关、小河村评梅故居等11个景区,并提供专属入园通道和讲解服务,主动靠前延伸服务触角。
20 展示人才风采
创意视频演绎有“漾”新青年
“阳泉的年轻人应该是什么样?什么才是有“漾”的新青年?”为展示阳泉青年形象,市委组织部拍摄《有“漾”的阳泉新青年》创意视频,生动展示了朝气蓬勃、活力奔放、敢于挑战、担当有为的阳泉青年青春风采,演绎着青年人才与阳泉这座活力之城“双向奔赴”的故事。视频全网累计播放量达到50万+。
21 打造亮点特色
“以智促治”典型案例荣获一等奖
坚持以党管人才为统领,以充分调动发挥各类人才在基层治理中的主动性、能动性为抓手,构建起以强化基层党组织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为“体”,多渠道引才、多举措育才、多维度用才、多形式爱才四力齐发的“一体四翼”人才赋能基层治理新体系。阳泉市报送的《党建引领 以“智”促“治”“一体四翼”赋能基层治理提质增效》,在第二届全国社会工作党建创新典型案例评选工作中荣获一等奖。
22 做好宣传推广
国家级媒体刊物报道阳泉市人才工作经验做法
2024年,阳泉市“高校博士阳泉服务”专项行动、育用联动工作体系建设、富硒产业人才队伍建设、“数商兴农”赋能乡村振兴4个典型经验做法被《中国组织人事报》《中国人才》先后刊发报道,走出具有阳泉特色的人才工作新路径。
长风万里劲,新程壮阔多。
每一次回望,都是为了更好的出发。展望2025,阳泉市将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举措,去思考、去行动、去迎接、去探索,切实以人才工作的创新突围,为阳泉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本版文图由阳泉市委人才办提供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