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 近距离观瞻 比游戏中更加震撼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地市新闻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20240827_33d8aa6a34331d55186efdfe7c77f9ae.jpg

云冈石窟大佛。山西晚报记者 马立明摄

20240827_d833b459b78b700e655d3d4000566172.jpg

悬空寺。山西晚报记者 马立明摄


  随着《黑神话:悟空》游戏的爆红,极具东方美学的山西古建取景地也上了热搜,有6个来自大同的取景地,其中,云冈石窟是世界级文化遗产,悬空寺入选美国《时代周刊》“世界十大危险建筑”,善化寺和华严寺在我国古建著名的“八大辽构”里雄居两席,永安寺和觉山寺则分别是元代皇家寺院和北魏敕建古寺。
  8月25日,来自江苏的大学教师王宇抓住暑假的尾巴,来到云冈石窟参观。“游戏发布后,第一个让我产生去现实取景地打卡冲动的就是云冈石窟,我几乎没有犹豫就来到了大同。在云冈石窟,面对这1600年前的浩荡大佛,我感动得简直要流泪。近距离观瞻,要比游戏中更加震撼!”王宇说,“从游戏到现实,这个过程非常奇妙,这是时空穿越的错觉,又是游戏激情在现实中的凸现。”
  山西晚报记者从云冈研究院采访获悉,云冈石窟景区旅游热度持续火爆,游戏发布后游客数量更是井喷。截至目前,云冈石窟景区今年游客人数突破300万人次,对比去年同期数据增长48.12%,其中,省外游客占比超过85%。“预计进入9月、10月,前来参观的游客会更多。”景区一位管理人员说。
  该管理人员介绍,今年以来,云冈石窟景区持续扩大宣传,讲好云冈故事,着力提升世界文化遗产云冈石窟的知名度、美誉度,巩固和扩大云冈文化的影响力、吸引力,景区多次蝉联5A级景区品牌传播力(MBI)100强榜单前10名。随着游戏《黑神话:悟空》的爆火,景区参观人数激增,云冈研究院将继续以游客为中心,强化安全保障,加大宣传力度,提升服务水平,着力建设国际一流文化遗产保护地和旅游目的地。在提升服务水平方面,全面践行“重保护、强管理、提服务、树品牌”的建设理念,在改造提升景区基础设施方面,目前正在对停车场、客服系统和门票预约平台进行智慧化改造,促进景区全面提质升级,延伸文旅产业链。
  《黑神话:悟空》游戏中,悬空寺的壮观被高度还原,其“奇、险、悬、巧”的特点,让玩家仿佛置身于真实的历史场景中。
  “这几天前来悬空寺参观的游客中,有很多明确表示就是跟着游戏来打卡的。”8月25日,悬空寺景区管理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段时间,悬空寺景区的单日游客量都在15000人次以上。由于悬空寺的特殊建筑结构,无法满足所有游客登临,大家就在下面拍照留念,在社交媒体宣示自己的打卡足迹。”
  与悬空寺相邻的北岳恒山景区,同样迎来大量游客。恒山作为中国五岳之一,不仅自然风光秀丽,而且文化底蕴深厚,吸引了众多游客打卡悬空寺之余登山祈福、赏景观光。
  与此同时,位于恒山脚下的浑源古城游客也络绎不绝,古城内的永安寺正是游戏取景地之一,其颇具历史价值的建筑风格和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成为游客在游戏之外品味历史、感受文化的好去处。
  悬空寺和永安寺所在的浑源县以其深厚的历史人文遗存和秀美绚丽的自然景观,一直广受游客青睐,该县推出的宗教朝圣游、历史古建游、千年古城游、康养度假游、游园美食游等多条旅游路线条条爆火。截至目前,悬空寺景区2024年游客人数已经突破140万人次,对比2023年同期数据增长19.53%,恒山景区游客人数已经突破69万人次,对比2023年同期数据增长54.39%。永安寺的游客人数更是迎来井喷,14万人次的数据相较往年同期增长了119.69%。
  在接待服务方面,大同市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部署,全市除悬空寺景区(登临)、市博物馆(总馆)仍保留预约制度外,其他旅游景区、文博场馆全面取消预约制度。悬空寺、永安寺等景区通过调整开闭园时间,大大提高了景区的接待能力。
  大同不乏古建,不乏资源,不乏故事,文旅已经很火,但仍有巨大潜能可挖。无论是从张艺谋在大同拍摄的《悬崖之上》,以及这次的《黑神话:悟空》,大同优质的文旅资源与独特的文化禀赋,都与文化输出有着浑然天成的结合度。“优秀的文艺作品、游戏作品创作者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展示出来,用大众能听懂、好理解的方式进行传播,大同同样需要借机发力,把每一个文化看点、旅游景点、文旅品牌有机结合,拓宽思想、创新思维,在战略战术上精准发力,取得更好的城市品牌营销效果。”对于大同如何接好这波流量,长期致力于当地文旅发展研究的资深媒体人任翔宇表示,将流量导入对本地文旅的有效带动,不仅要加强景区打造、提升服务水平、抓好业态布局,也要增强意识、打开思路,更好地呈现景点背后的故事与内涵,满足更多人的时代审美体验,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助推消费扩容升级,让流量真正转化为“留量”。

山西晚报记者 郭斌

(责编:刘洋)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