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工作机制 创新方式方法
晋城市“爱心妈妈”结对关爱留守困境儿童实现全覆盖
完善工作机制 创新方式方法
晋城市“爱心妈妈”结对关爱留守困境儿童实现全覆盖
本报讯 “爱心妈妈”结对关爱工作启动以来,晋城市妇联坚持市、县、乡、村四级妇联组织协同推进,广泛链接资源,夯实长效机制,强化示范引领,让全市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完善工作机制,构建长效覆盖网络。“爱心妈妈”结对关爱工作启动后,市妇联及时发布“爱心妈妈招募令”,指导各县(市、区)妇联学习“三晋爱心妈妈”结对关爱服务管理办法,明确了“爱心妈妈”选任条件、结对关爱工作程序、工作内容、退出机制、主要工作方法等,建立了四级妇联组织联动关爱帮扶工作体系;与市委社会工作部等十部门联合转发《山西省深化开展三晋爱心妈妈结对关爱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明确十部门的分管领导和具体负责人,建立长效信息交流和协作机制,建立全市“爱心妈妈”结对关爱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的长效覆盖关爱网络,推动结对关爱行动落地落实;联合市文明办、教育局、乡村振兴中心召开“爱心妈妈”结对关爱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工作推进会,对全市开展结对关爱工作实现全覆盖进行了再部署、再推进,确保每个留守儿童、困境儿童都能迅速有效地得到“爱心妈妈”的结对关爱。
动员社会力量,凝聚关爱服务合力。“爱心妈妈招募令”发布后,在市妇联的倡导动员下,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向市妇联申请结对关爱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截至目前,已有32个机关事业单位、10个企业及团体会员组织加入。妇联执委、三八红旗手、巾帼建功标兵、最美家庭成员等117人申请成为“爱心妈妈”;各爱心单位在其联点共建社区和帮扶村镇,发现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后,迅速结对提供关爱服务。各家庭教育协会、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心理咨询师、家教志愿者、法律从业者等专业组织和人士广泛参与,共同营造了全社会关心关爱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的浓厚氛围。
创新方式方法,提升结对关爱成效。各级妇联组织下沉一线,调研走访,摸清底数,因地制宜采取了“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等灵活有效的结对服务方式,全市682名“爱心妈妈”结对关爱531名儿童,实现了关爱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的全覆盖。各级妇联执委发挥示范带头作用,争当“爱心妈妈”,全部与留守儿童、困境儿童进行了结对帮扶;泽州县妇联积极整合力量,实现了全县留守、困境儿童与“爱心妈妈”一对一精准结对帮扶;沁水县妇联组织了23支“沁萱妈妈”关爱服务小分队,由小分队分别结对关爱全县的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目前,该市为结对关爱的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建立了信息台账,组建了“爱心妈妈”微信群,动态掌握关爱进展和成效,切实把关爱服务做准做细做扎实。(张锡琳)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