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第一口水”来了!夏县10万亩良田“畅饮”黄河水
春天的“第一口水”来了!夏县10万亩良田“畅饮”黄河水
山西日报新媒体记者李倩倩报道 “黄河水来啦,这浇着美哩……”清明刚过,正是冬小麦春浇好时节。在运城市夏县裴介镇陈乔村张炳吉家的麦地里,村民们正围在一起,翘首等待从尊村引黄夏县分干渠引过来的黄河水,看着奔涌而出的黄河水流向麦田,村民们个个喜上眉梢,对今年的收成也充满了信心。
△黄河水流向麦田
村民们的喜悦,来源于小麦喝好了春天的“第一口水”。春灌,是土地过冬后“喝的第一口水”,对农作物生长至关重要。眼下正是冬小麦春灌的关键期,春耕灌溉用水量迅速增加。为减轻农民群众灌溉用水用电负担,增加地下水蓄水储量,夏县积极谋划,提前对灌溉设施进行排查维护,多方协调把黄河水源源不断地引入10万亩农田,切实满足农民群众的灌溉需求。
“今年种了七八亩小麦,如果用小井水浇地太误时间,浇一亩地就得忙活好几天时间。用黄河水的话,一两个小时就能浇好一亩地。”夏县裴介镇陈乔村村民张炳吉说,以前用机井浇地,要起早搭黑排队才能浇完,现在用上黄河水,不到一天就能全部浇灌完成,省时省力还省钱。
春来万物生,灌溉正当时。连日来,夏县水利部门紧紧围绕保春灌、多蓄水目标,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全面检查管道设施情况,做好供水管线、阀井等灌溉设施巡查工作,积极主动与尊村引黄局联系,统筹供用水实际,科学制定引水方案,努力争取引水指标,最大限度增加引水能力。“为了确保尊村引黄工程永久发挥效益,在灌溉季,我们水利局24小时坚守在一线,及时和尊村引黄管理单位加强沟通。”夏县水利局水资源与节水部负责人金建军表示,对老百姓灌溉需求的水做到随用随到,确保老百姓及时能用到黄河水。
△夏县小麦喝好了春天的“第一口水”
夏县地下水资源缺乏,引黄入夏灌溉农田是老百姓的迫切需求。2018年,百里之外的黄河水顺利到达夏县,涉及裴介镇、禹王乡2个乡镇6个村庄1.9万亩农田。近年来,在省、市水利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夏县尊村引黄灌区裴介、庙前镇水源置换工程以及尊村引黄兴南片区水源置换项目顺利完工,全县引黄灌区增加到裴介、禹王、庙前、水头4个乡镇34个行政村,引黄灌溉面积增加到10万亩农田。
“尊村引黄进入夏县总干渠渠起永济市尊村,途径永济、临猗、盐湖,末至夏县水头兴南九级站,再从九级站分流到其他几个灌区。”夏县水利局局长韩俊峰表示,夏县目前已经建成了混凝土防渗渠道30余公里,铺设管道282公里,全县全年引黄河水1700万立方,压采地下水量450万立方。整个工程的实施对减少地下水开采量,缓解区域内地下水位下降以及改善水生态水环境,实现采补平衡、止降回升极为有利,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同时也解决了灌区的农田灌溉水源问题。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