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融通+创新”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小店样本”
“整合+融通+创新”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小店样本”
小店区文化馆舞蹈课排练
太原秋色醉人。与和谐公园相邻的小店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总是热闹的。这里主体建筑成回字形,中正大气,前面是近万平方米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全区性大型集中展示活动多在此举行。同时,这里也是广场舞、健身操、武术队、羽毛球等群众性团队每日的健身打卡地。
走进位于昌盛东街的小店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一层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习近平总书记的金句,正中间设有“六大活动专区”导视图,方便群众选择喜欢的活动场所。左侧是学雷锋志愿服务站,每天都有志愿者在这里为群众提供便民服务,针线盒、打气筒、剪刀、订书机等便民物品和医药箱设置齐全,以解群众的燃眉之急。
近年来,小店区立足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的工作目标,整合优化平台资源,挖掘发动志愿服务力量,实现高颜值城区与高素质人文珠联璧合,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准文明交相辉映,切实打通了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今年,该区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在实践探索中逐步形成了符合区域特色的文明实践新路径,在全市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中蹚出了一条新路。
小店区广场舞大赛
优化阵地建设 打造功能完备综合平台
国庆节前,在文娱活动专区的舞蹈排练室,身着山西人文特色旗袍的学员们正加紧练习,表情、动作、神态均要完美。半年多的培训,让她们由学员转化为文艺志愿者,成为下乡惠民演出的骨干力量。
小店区充分利用区文化馆、图书馆、老年活动中心等现有资源,整合全区30个功能室约5000平方米的场所,构建了理论宣讲、政策宣传、文娱活动、法律服务、文化教育、体育健身“六大活动专区”,免费向群众开放舞蹈器乐、绘画书法等培训课程,强化文明实践中心的阵地属性,发挥思想导向、道德教化、文明洗礼、文化熏陶的重要作用,形成独具特色的“小店样本”。
同时,优化基层场所布局,在全区11个街道、乡(镇)、171个社区(村)按标准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与党群服务中心、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共建共享,着眼阵地共建、活动共联、队伍共育,打造“文明实践+”综合体。现已在全区初步形成了诸如亲贤社区的群众自发组队共建、云水明珠社区的盘活资源多元联动、保利香槟社区的公益市场双向互促等多种文明实践阵地常态化运行模式。还充分挖掘区域内各类公共文化设施、志愿服务站点等场所89个,推进落实新时代文明实践点的延伸,逐步构建起点多面广、功能完备的“文明实践服务圈”。
此外,还将志愿服务信息管理平台与区融媒体中心“小店发布”微信公众号有效对接,实现实践阵地和活动“一图可视”,满足志愿者线上注册签到、活动记录、积分兑换等实时更新和活动统筹调度,强化数字平台赋能。
丰富实践活动 充实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小店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坚持统筹创新,协同运行理论宣讲、教育服务、文化服务、科技与科普服务、健身体育服务的“五大平台”,结合各职能部门优势,通过激活闲置资源、打通封闭资源、下沉优质资源,在全区形成了文明实践“一盘棋”格局。
坚持学习实践走深走实。不断壮大全区各级宣讲队伍,组织党员干部带头讲、专家学者深入讲、“百姓名嘴”常态讲、青年讲师通俗讲,把乡村振兴、民生保障等与广大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政策讲明白;组建了14支160余人的基层百姓理论宣讲队伍,开展“百场宣讲”进基层,通过讲红色故事、诗词诵读、三句半等丰富载体,扎实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进校园、进军营、进网站,进而“飞入寻常百姓家”。
坚持政策宣讲入脑入心。紧紧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主线,系统阐释党中央大政方针、惠民政策,在全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点)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理论宣讲,组织全区各部门、单位党组织书记和领导干部,深入结对共建的社区(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结对理论宣讲160余场次,推动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惠民举措等“声”入人心。
坚持文化生活有声有色。为了进一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连续2年在春节期间发起“21天‘十大文明好习惯养成记’”打卡活动,累计打卡数万人次,掀起朋友圈里的“文明热潮”;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为主题的舞蹈、朗诵、摄影书画等大赛会展,让群众享受到新时代的文化大餐;正月十五滚元宵、妇女节花艺沙龙及广场舞大赛等活动,吸引了众多居民参与和点赞;还有开在群众身边的社区厨房、心理讲座、伴读室等,邀请区直属职能部门与社区(村)文明实践站常态化结对共建,集中性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进基层公益活动达2000余场次,极大地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
国家网络安全周小店区宣传活动
壮大志愿队伍 精准培育优秀志愿项目
按照“8+N”模式,小店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组建了包括区直部门、街道乡镇、社会力量在内的41支区级专业志愿队伍,和千余支志愿服务小队,形成覆盖全区的三级志愿服务组织体系。目前,平台注册志愿者达7万余名,志愿服务时长累积662.23万小时,居全市之首。
今年以来,该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共计开展各类集中性培训5场,其中包括文明实践中心(所、站)骨干全员培训3场,就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信息管理平台应用实操技巧、志愿服务项目化运行、理论宣讲志愿服务等进行针对性授课,真正做到了“群众需要啥服务,社区就做啥项目”。
目前,该区创建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培育孵化基地,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多个社会组织申请进驻,现已培育孵化志愿项目12个。在年初举办的太原市第二届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创投大赛上,小店区获集体最佳组织奖,其中贝壳公益的“我来教您用手机+实践活动”志愿项目获二等奖,孵化基地初显成效。
今年,“我来教您用手机+实践活动”已在小店区130余个社区(村)开展了1200余场活动;共筑“睛”彩大健康科普普查活动已开展40余场;“爱与陪伴”志愿服务项目,已为老年群体提供云陪伴600余个小时;开展“我为妇女群众办实事”“妇乐坊”等活动讲座培训32场,服务妇女儿童2000余人……近期又创建了新的文化项目“传承诗词文化 讲好小店故事”,邀请本土文化爱好者讲述“小店自己的故事”,现已开展三期,广受好评。
在3月5日学雷锋纪念日之际,医疗义诊、法律咨询、应急救护等19个惠民项目、38支志愿服务队伍的300余名志愿者,在现场向居民群众提供暖心服务;坚持常态化开展“靓丽星期五”活动,全区178支志愿队伍深入大街小巷,开展清扫卫生等活动,以实际行动助力文明城市创建……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新时代文明实践正逐步走入群众生活、深入百姓心田,日益显现出凝聚民心、汇聚力量的重要作用。小店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将进一步完善中心、所、站、点规范化运行工作机制,有效推动文明实践融入网格化社会治理,全力争当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排头兵。
图片:尤一焱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