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老兵访谈】
抗战老兵王传德:“我们的战场就在铁轨上火车上桥梁旁”
【抗战老兵访谈】
抗战老兵王传德:“我们的战场就在铁轨上火车上桥梁旁”
图为王传德。图片由山西省军区太原第二离职干部休养所提供。
8月15日,在省军区太原第二干休所内,97岁的抗战老兵王传德轻轻哼唱着电影《铁道游击队》的插曲——《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思绪也回到了当年的战场。
王传德老人说:“铁道游击队,是鲁南地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支游击队,番号是鲁南军区铁道大队,也叫‘飞虎队’,隶属于八路军115师苏鲁支队。当时‘飞虎队’里有四个小队员,其中一个就是我!”
“我们的战场就在铁轨上、火车上、桥梁旁。”王传德回忆,他们以小陈庄炭厂为掩护,白天是烧炭工人,夜晚就炸桥梁、扒铁轨、截物资、杀鬼子,专打鬼子的运输线。
王传德回忆,最令他难忘的是参与“打票车”的那场战斗。“当时鬼子被我们打怕了,专门设立指挥所,每节车厢都派人持枪把守,严格盘查每个乘客,生怕混进游击队员。面对严密监视,我们有更巧妙的对策——组织短枪队化装成商人,上车后主动与日本人攀谈,分散他们的注意力。”老人说,“一过沙沟车站,一声令下将日本鬼子统统杀掉,队员们迅速控制了火车,破坏了前后的铁路,同时立刻组织车上的旅客转移。”
“这一仗震动很大,狠狠打击了日军的气焰。”王传德老人说。
除了直接作战,侦察敌情也是重要任务。王传德和另外三名小队员经常扮成小贩,到鬼子据点侦察武器配置和兵力部署。
那时年仅14岁的王传德和小伙伴,化装成卖烟的小贩,潜入日军据点察看武器的数量和种类。“我们嘴上吆喝着‘卖烟喽——便宜烟喽——’,眼睛却盯着里面看。有多少兵,哪里有岗哨,哪里有机枪点,四个人分工明确。”老人回忆说,一次在获悉日军扫荡计划后,4名小队员出动侦察,及时送回情报。隐蔽在芦苇荡的游击队火速出动,苗庄设伏重创日军,缴获大量“三八大盖”和机枪等装备,迫敌退回临城。
“1945年12月1日,在沙沟车站,我亲眼见证过日本鬼子投降。真解气!”王传德抚摸着胸前的抗战胜利60周年纪念章、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章说,“日本天皇宣布投降了,这里的日本鬼子却还想跑,声称只向国民党投降,不向八路军缴械。我们炸毁沙沟以南铁路,把他们牢牢困住。敌人最后被迫投降,山炮、机枪、手枪以及各类弹药一大堆,我们拉了两天才拉完。”
王传德有个雷打不动的习惯——每天看新闻,尤其关注国防和军队建设。每当看到国产主战武器装备更新介绍时,他就会露出欣慰笑容。“当年我们在铁道线上拼命,就盼着这一天,咱们的国家真正强起来。看到这些新式装备,看到军队的强大实力,这心里真踏实,比吃了蜜还甜!”
抚今追昔,王传德老人感慨良深:“胜利来之不易。我希望年轻人记住,无论时代如何变化,爱国之心不能丢,报国之志不能丢,奋斗之魂不能丢。这就是我们这些老战士最大的心愿。”
本报记者要佳 本报通讯员苏林和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