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蜘蛛人” 用汗水浇灌城市高空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太原新闻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扫码看视频。


  8月15日,夜幕降临,在太原恒大未来城28层楼的窗外,35岁的张文虎悬身近百米高空。汗珠顺着年轻的脸颊滚落,他汗湿的衣衫紧贴后背,一次次的下降绳索,这一景象无声勾勒出这位“90后”“蜘蛛人”在酷暑与险境中工作的身影。
  开工前,张文虎仔细检查了他的“保命家伙”:一根粗壮的主绳(工作定位绳)穿过一个结实的金属“8字环”下降保护器,牢牢系在腰间特制的安全带上。这根主绳是他移动的轨道和支撑。为了双保险,还有一根独立的副绳(安全保护绳),同样固定在腰间的安全带上,另一端由室内可靠的柱子或专业锚点紧紧“咬住”。这根副绳就是他的“生命线”,万一主绳出问题,它能瞬间锁死,防止坠落。他熟练地调整着腰带上几个结实的“D形环”,确保所有绳索连接点都万无一失。“绳子就是命根子,每次都得仔细摸一遍,看有没有磨损、断丝。”他说。安全绳与窗框接触的地方,他还特意套上了厚实的防磨绳套,防止锐利的边缘割伤绳索,每一次作业前,他得挂10余个安全锁扣来保证安全。
  深吸一口气后,张文虎开始作业。他先将身体重心压低,侧着身体,小心翼翼地将一条腿探出狭窄的窗户,脚踩在不到30厘米宽的窗台外沿上。接着是另一条腿,整个人像壁虎一样紧贴外墙。“这个地方只能从天台下降,提前检查好绳结和锁扣,然后慢慢往下挪。”张文虎说,站稳后,他一手抓住窗框内侧,一手操作腰间的下降保护器,通过控制绳子的松紧,来调节自己在空中的高度和位置,逐渐挪向空调外机位。
  经过一个小时有条不紊的检修,空调启动,凉风送出。“最难的是悬空拧螺丝或者拆装零件,”张文虎回到室内,一边解开装备,一边抹了把汗,“全身力气都要用在稳住身体上,手指头还得灵活,夏天戴着手套很容易打滑。”
  盛夏是他的战场,昼夜不停的电话铃声是冲锋号——空调罢工、深夜抢修,都是这位来自忻州静乐的“90后”汉子扛起的责任。20年前,年仅15岁的张文虎便离开家乡来到太原打拼,从饭店杂工到电焊学徒,他辗转摸索。最终,凭借年轻人的闯劲和韧劲,他选择了空调维修这一行,并练就了悬空作业的硬本领。作为“90后”,他选择的是一条需要极大勇气、体力和专注力的“垂直”奋斗路。日复一日,14小时以上的高强度劳作是常态。
  正是这份近乎严苛的勤勉,让这位年轻的“蜘蛛人”在太原扎下了根。百米窗台滴落的每一滴汗水,都是他作为新一代劳动者浇灌幸福生活的印记。当城市在空调的凉风中安眠,这群年轻的“蜘蛛人”仍在高空忙碌。绳索系住的不仅是他们的安全,更是“90后”一代向上攀爬、用双手兑现承诺的信念。汗水浸透的衣衫下,跳动着一颗颗在平凡岗位上追求不凡的心——他们以青春丈量城市的高度,在云端之上,奋力筑起属于自己的家。

山西晚报·山河+记者 胡续光摄影报道

  1.张文虎工作间隙欣赏城市夜景。
  2.深夜,张文虎在酷暑和险境中工作的身影。
  3.前后两包攀岩绳索安全设备大概60斤。
  4.检查绳索安全,准备作业。
  5.在高楼外墙上作业,此刻就是“蜘蛛人”。
  6.停留一下,俯瞰城市风景。

(责编:李琳)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