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理工大学一团队获龙鼎大奖
太原理工大学一团队获龙鼎大奖
一支热爱山西的青年团队,把千年古建搬进了元宇宙,用AI和艺术在虚拟世界重构东方文明的浪漫——就在几天前,太原理工大学创新创业学院(工程训练中心)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联合共建的“多模态智能人机交互实验室”的6位同学和两位教师奔赴西安,在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17周年精英联赛总决赛颁奖盛典暨2025数智化教育教学变革与AI协同创新应用高峰论坛上,实现历史性突破。
其中,太原理工大学机器人团队的参赛队伍“最爱建模队”凭借原创项目《星夜东方,梵高的古城狂想》,从全国655支决赛队伍中脱颖而出,斩获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精英联赛最高奖项“龙鼎大奖”。团队指导教师徐震寰、李一迪获评“优秀指导教师奖”,太原理工大学获“优秀组织奖”,成为全国获奖等级最高的参赛单位。
600余支队伍经层层选拔入围总决赛
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17周年精英联赛(2024-2025)是教育部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榜单赛事,2024年9月份启动以来,全国32个省、直辖市、自治区赛区,经过校赛初赛、省赛复赛层层选拔,最终600余支队伍入围全国总决赛,参与角逐龙鼎大奖。“龙鼎大奖”作为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的至尊荣誉,是本年度精英联赛唯一的最高奖项。
太原理工大学参赛作品《星夜东方,梵高的古城狂想》摘得本年度精英联赛唯一一项龙鼎大奖,在评选过程中,得到终极评审16位专家评委的全票通过。
本届赛事太原理工大学创新创业学院(工程训练中心)与来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机械工程学院、软件学院和求实学院的师生累计斩获一项龙鼎大奖、全国总决赛两项一等奖、全国总决赛3项二等奖、两名“优秀指导教师奖”和优秀组织奖,获奖质量与数量居全国高校前列。
依托赛事鼓励学生践行“科技报国”理想
近年来,太原理工大学多模态智能人机交互实验室始终注重科研与育人融合,构建特色培养体系,依托赛事鼓励学生践行“科技报国”理想。未来,太原理工大学创新创业学院将继续与相关学院联合,持续深化“研创融合”育人模式,助力更多创新人才在强国建设中贡献青春力量。
作品《星夜东方,梵高的古城狂想》以古城遗产智能重建与互动文化体验系统为核心,通过人工智能、文物修复与数字艺术的跨学科协作,攻克古建筑多源数据融合、动态风格迁移等技术难点,体现了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的完美结合。颁奖盛典现场,“最爱建模队”受邀进行了作品展秀,生动展示了其作品的创新设计理念、前沿技术应用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独特思路,通过富媒体形式精彩呈现了三维数字化设计的魅力与潜力,为现场师生提供了极具启发性的创新范例,反响热烈。
值得关注的是,在本届盛典中“低空无人机设计仿真与竞技专项赛”的启动仪式上也有太原理工的身影——太原理工大学创新创业学院院长李卫国以专项赛专委会主任的身份,与嘉宾们共同按下了启动键。对于未来发展,李卫国院长计划打造一个功能完备的低空经济无人机实训基地,为接下来的实训教学、学科竞赛及科研创新进一步筑牢基石,提供全方位支撑。目前,该学院的无人机相关培训学习与制作训练已开展,未来可期。
“山西不缺文化,缺的是看见它的人”
李卫国介绍,近年来,太原理工大学多模态智能人机交互实验室始终注重将科研优势转化为创新育人动能,深度融合科研优势与育人目标,着力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与成果转化能力。通过构建“导师引领-项目驱动-实践赋能”的培养体系,整合校内导师、行业专家和优秀校友资源,建立常态化科研训练机制与多方协作平台。同时,依托“以赛促学、以赛促创”机制,实验室鼓励学生立足国家战略需求,厚植家国情怀,在职业规划中践行“科技报国”理想。
未来,太原理工大学创新创业学院(工程训练中心)将与相关学院联合,持续深化“研创融合”育人模式,为青年学子搭建更广阔的成长舞台,助力更多创新人才在强国建设中贡献青春力量。
山西晚报·山河+记者 宋俊峰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