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绿色工厂巡礼】创新为翼 抢跑绿色发展新赛道
——走进山西钢科碳材料有限公司
【山西绿色工厂巡礼】创新为翼 抢跑绿色发展新赛道
——走进山西钢科碳材料有限公司
山西钢科碳材料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全景图(资料图片)。
在山西钢科碳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钢科公司”)的生产车间,仪表盘上的能耗数据实时跳动,回收系统中纯度99.95%的二甲基亚砜正通过管道循环复用——这幅充满科技感的绿色生产图景,正是这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逐“绿”前行的生动写照。
绿色基因:从基建源头植入可持续密码
走进钢科公司厂区,节能理念的实践无处不在。
主体厂房的节能保温墙体像一层“恒温衣”,将室内温差控制在最优范围;办公区与生产车间的采光天窗巧妙捕捉自然光,配合LED节能灯具与分级照明制度,让护眼又节能的“阳光工作区”成为员工办公“标配”;公共区域的感应式水龙头、便池,正以每秒0.5升的节水流量刷新着建筑用水效率。
“从设计之初就没想过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该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在建厂时,该公司就选用了全部达到一级能效标准的电机、泵等通用设备,而高温碳化炉等核心设备的环保指标更是处于行业领先水平。这种从基建源头植入的绿色基因,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筑牢了根基。
创新引擎:让每一份资源都实现价值最大化
在钢科公司的技术研发中心,墙上的专利证书见证着企业的绿色创新之路。“废聚丙烯腈溶液回收利用方法”“聚丙烯腈碳纤维原丝废液的处理装置”……这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成果,正让生产过程中的“废料”焕发新生。
通过创新设计的废丙烯腈回用路线,钢科公司实现了对废丙烯腈的100%回收利用;二甲基亚砜回收系统则将这一关键溶剂的回收率提升至95%以上,每年减少危废处理量超千吨;2023年,该公司技术团队对聚合产线实施蒸汽节能改造,年节省蒸汽728吨;氧化换热新风再利用技术投用后,年节电达450万千瓦时,相当于3000户家庭的年用电量。
“创新不是实验室里的空想,而是要切实解决生产过程中的每一个能耗痛点。”该公司负责人指着循环水系统的改造数据表示。钢科公司通过精准匹配生产节奏,动态调整工艺用水量,每月可节约循环水34万立方米,足以填满136个标准游泳池。
绿色进阶:从厂区减排到产业链赋能
事实上,钢科人的绿色追求早已超越厂区边界。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以该公司TG800碳纤维为核心材料的国产雪车惊艳亮相,其轻质而高强的特性让参赛选手的滑行平均成绩有所提高,生动诠释了“绿色材料赋能绿色赛事”的深刻内涵。
如今,这支闻“新”而动的技术团队又有了新突破:两台锅炉的低氮燃烧改造每年减排氮氧化物9.9吨,厂区绿化覆盖率提升至35%,“三治四化”行动让生产区与园林景观融为一体。
更值得关注的是,该公司研发的碳纤维材料正加速向绿色领域渗透——从高压储氢瓶到风电叶片,从核反应堆组件到光伏支架,这些“黑色黄金”正以轻质化优势助力各行业降低能耗。
站在国家级绿色工厂的新起点,钢科公司的绿色蓝图正徐徐展开:“零碳工厂”创建工作组已制定三年行动计划,研发团队正加紧攻关碳纤维在氢能、光伏等领域的应用技术。“未来,我们的碳纤维不仅要实现生产过程的绿色化,更要成为产业链上的‘节能因子’。”该公司负责人的话语中充满信心。
本报记者王蕾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