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产业振兴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太原市晋源区都市农场——养活了来自北大西洋的三文鱼
【以产业振兴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太原市晋源区都市农场——养活了来自北大西洋的三文鱼
在人们的传统认知中,三文鱼是来自深海的高端食材。但在太原这座内陆城市,晋源区都市农场却建起了三文鱼养殖基地,让原本生活在北大西洋的三文鱼在太原“安家落户”,并实现规模化养殖,为当地水产养殖业开辟了一条新赛道。
刘源是晋源区都市农场太原海域三文鱼养殖基地的负责人。他告诉记者:“我最初决定在太原养三文鱼时,身边的人都觉得不可能。但我坚信只要模拟出适合三文鱼的生存环境,就能突破技术壁垒。”
然而,现实远比想象更艰难。第一批鱼苗从烟台运回太原时,由于运输过程中的缺氧问题,大量鱼苗在抵达后陆续死亡。“看着鱼苗一批批死掉,大家都很心疼,甚至有人想放弃。”刘源回忆道。但他并未退缩,而是不断调整运输方案,最终发现4公斤左右的亚成体三文鱼适应能力更强,运输成活率更高。在损失了几千斤鱼苗、交了近20万元“学费”后,运输难关终于被攻克。
运输问题解决后,刘源和团队开始专注于对养殖环境的精准调控。他们每天监测鱼池的盐度、水温等关键参数,确保三文鱼健康生长。经过4个多月的精心饲养,4公斤的鱼苗成功长至6公斤以上,达到上市规格。
今年2月,晋源区都市农场出产的三文鱼首次投放市场,凭借极高的新鲜度迅速走俏。“以往太原市场的三文鱼多为冰鲜产品,从捕捞到上餐桌需要10天左右,而我们的鱼24小时内就能完成加工配送,新鲜度远超进口产品。”刘源介绍,仅春节前一个月,基地就售出了2000公斤三文鱼。
如今,晋源区都市农场三文鱼养殖已步入正轨,为周边10余户农户提供了就业机会。刘源积极推广三文鱼养殖技术,致力于带动更多人加入这一新兴产业。“我希望能把高附加值、前景好的产业引入乡村,让农业更有奔头,农民更有盼头。”刘源说。
晋源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晋源区都市农场的探索为当地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未来将支持更多类似项目落地,推动特色水产养殖业规模化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本报实习记者姚雅馨 通讯员杨润德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