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种”在家门口 幸福“长”在居民心
太原市万柏林区一社区搭建流动健康驿站等暖心行动延伸服务触角
服务“种”在家门口 幸福“长”在居民心
太原市万柏林区一社区搭建流动健康驿站等暖心行动延伸服务触角
居民向工作人员借工具。
在流动健康驿站,医护人员为居民进行检查。
扫码看视频。
从健康守护到生活便利,从工具借用到文化滋养……今年以来,太原市万柏林区千峰街道迎泽北社区急居民之所急、想居民之所需,通过搭建流动健康驿站、打造社区便民工具角、设立“邻里工坊”等暖心行动,不断延伸服务触角,以丰富的文化生活和完善的社区服务,不断提升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归属感。
7月14日,山西晚·山河+记者来到万柏林区迎泽北社区,实地探访居民的幸福家园和美好生活。
流动健康驿站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健康服务
7月14日8时许,由迎泽北社区联合社区卫生服务站共同搭建的“流动健康驿站”,搬到了社区的中心广场,在几个摆放整齐的桌椅旁,由该卫生服务站各科室医护人员组成的医护团队,纷纷化身“移动健康卫士”,为居民们进行健康检查。
“姜阿姨,你的血压可是有点高,是不是刚才走得急了,咱们再坐一会儿,过上10分钟,咱们再量一次!”“张叔,您的血糖值是6.5,控制得还可以,上次跟您说的药,可得按时吃啊。”……医护人员耐心嘱咐前来做检查的居民。
山西晚报·山河+记者在现场看到,虽然流动健康驿站刚刚开始接诊,但四周已围了不少居民,此时,几名义诊工作人员已经开始为居民们进行测量血压、解读体检报告等专业诊疗工作。
“为了更好服务社区的老年居民,我们从今年年初,联合卫生服务站搭建流动健康驿站,这个驿站不仅可以开在社区的露天广场,还会定期走进居民家中,为特殊老人义务送去健康。”迎泽北社区党委书记兼主任张燕表示,经过近半年的持续开展,流动健康驿站已成为居民在家门口最信赖的服务站:除了每月定期举办社区健康义诊,为老人测量血压、解读体检报告,把专业医疗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叮嘱,他们还组成“上门医疗小队”,带着血压仪、血糖仪深入行动不便的居民家中,为老人们进行上门问诊。
截至目前,流动健康驿站共开展社区义诊15次,服务居民300余人,并为行动不便的老人开展上门问诊10次,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的健康服务。
打造便民工具角,让居民借东西更加便利
“小刘,快快快,家里的水龙头坏了,借扳手用一下。”7月14日10时许,居民张大爷神色焦急地来到社区的便民工具角,直接指着上面的一把扳手准备借用。随后,工作人员刘馨在帮助张大爷登记后,将扳手借给了他。
便民工具角位于社区大厅的志愿服务工作台,虽然占地面积不大,但各类工具齐全,不仅有扳手、螺丝刀、开瓶器等居民常用工具,还有梯子、小推车等较大型的工具,甚至还有洗车枪和电钻。今年4月份,社区网格员在日常巡逻过程中,听到居民
说经常因为水管漏水、螺丝松动等问题一时找不到修理工具而发愁,为了更好地解决居民的燃眉之急,今年6月,社区专门打造了社区便民工具角,有30余种工具,居民只需登记姓名即可借用。
“‘器’暖人心,可别小看了这些工具,它们串起邻里温情,更拧紧了陌生居民间的情感纽带。短短一个多月来,这些‘生活小助手’可发挥了大作用:退休的王师傅用社区的应急启动宝打着了常年不开的汽车、开小吃店的李大哥借梯子修好了门头招牌……这些工具通过在邻里间流转,不仅拧上了松动的螺丝,更让‘借东西’成了传递信任的温暖仪式。”张燕笑着说道。
设立“邻里工坊”,让居民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7月14日下午,迎泽北社区刚刚打造的“邻里工坊”内格外热闹,10余位来自社区的老人正戴着老花镜,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认认真真地穿针引线,准备把晒干的艾草填入安神枕。不一会儿,在大家的欢声笑语中,老人们缝制出带着阳光味道的安神枕。此时大家一边展示着自己的新作品,一边开心地说起自己与“邻里工坊”的不解之缘。
“以前觉得社区活动都是闹哄哄的,现在手工坊就是我的‘朋友圈’,大家在一起,很高兴。”今年已经62岁的张桂菊告诉山西晚报·山河+记者,短短几个月里,张桂菊在“邻里工坊”不仅学到了艾草香囊、安神枕等传统工艺品技艺,还结识了很多好朋友。
张燕说,为丰富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在设立“邻里工坊”后,经常开展系列文化活动:组织老人,开展端午包艾草香囊、重阳制桂花糕等活动,在实践中收获快乐;组织年轻人,跟随中医师学配“四神茶”“明目饮”,在抓药、煮茶间分享养生心得……
“通过‘邻里工坊’,让居民在实践中重拾生活诗意,让社区活动室变成充满烟火气的‘幸福孵化器’,为居民打造一个幸福而美好的社区家园。”张燕表示,今后还将继续整合社区资源,创新开展居民喜闻乐见的各类文化活动,让大家在丰富多彩的实践体验中,提升幸福感、归属感和安全感。“当义诊的白衣、流转的工具、飘香的茶枕成为日常风景,居民脸上舒展的笑容正是对社区‘急民所急’最生动的回应,所以,居民在这里的幸福,从来都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落在针头线脑、柴米油盐里的真切温暖。”张燕说道。
山西晚报·山河+ 记者 李婷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