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4起打击养老领域虚假宣传典型案件
当心这些套路让“养”老变“坑”老
太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4起打击养老领域虚假宣传典型案件
当心这些套路让“养”老变“坑”老
7月8日,太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了4起打击养老领域虚假宣传典型案件。同时,提醒广大消费者尤其是老年朋友,在购买食品、保健品、医疗器械等产品时,一定要擦亮眼睛,提高警惕,切勿被商家的花言巧语或蝇头小利误导。
案例一 夸大功效推销医疗器械
2024年,万柏林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根据举报对某医疗器械公司进行检查,发现该公司通过向消费者灌输“超声波的治疗作用”的概念,误导消费者认为其销售的电位温热治疗仪具有与“超声波”相同的治疗功效。
经查,该产品实际并无超声波功能,相关宣传内容与事实不符。市场监管部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相关规定,责令当事人停止违法行为,并处以罚款。
市场监管部门提醒,该案中,经营者利用老年人医疗知识储备不足的特点,刻意夸大产品功效,严重误导消费者。市场监管部门对此类行为坚决打击,维护老年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案例二 普通食品虚假宣称药效
2024年,古交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某养生馆进行检查时发现,该馆宣传其销售的诺丽果粉具有“清除癌症DNA致癌物高达90%”等功效。
经查,该产品仅为普通食品,不具备任何治疗作用。市场监管部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相关规定,责令当事人停止违法行为,并处以罚款。
市场监管部门提醒,将普通食品包装成“神药”的虚假宣传行为,不仅涉嫌商业欺诈,更可能延误患者正常治疗,危害身体健康。市场监管部门对此类虚假宣传行为严惩不贷。
案例三 虚构专家权威形象
2024年,杏花岭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某中医养生公司检查时发现,该公司在经营场所内张贴“神针火疗法”相关宣传内容,并宣称其传承人拥有多项荣誉。同时通过短视频平台发布虚假案例,称其“成功治愈脑梗后遗症患者213例,满意度达98%”,并承诺“短期内见效”。
经查,该公司无法提供相关授权及案例依据。市场监管部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相关规定,责令当事人停止违法行为,并处以罚款。
市场监管部门表示,虚构专家身份、编造成功案例是养老领域虚假宣传的常见手段,老年消费者需提高辨别能力,切勿轻信所谓“权威”等夸大宣传。
案例四 夸大吸氢气功效
2024年,太原市某科技公司在其经营场所和网络平台宣传吸氢气具有“清除自由基、修复细胞、调节肠道菌群、消除慢性炎症、治疗糖尿病及各种并发症”等功效。
经查,该公司无法提供充分证据证明其宣传内容的科学性和真实性,其行为构成虚假宣传。杏花岭区市场监管部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第一款之规定,责令当事人停止违法行为,并处以罚款。
市场监管部门提醒,部分商家利用氢气作为新兴的健康概念,夸大其功效,误导消费者。老年消费者在接触此类宣传时,应保持理性,切勿轻信未经证实的宣传内容,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健康风险和经济损失。
市场监管部门提醒,广大老年消费者在购买食品、保健品或医疗器械时,要核实产品资质,查看产品是否具备相关批准文号,是否为正规厂家生产。对宣称“包治百病”“快速见效”的产品保持警惕,理性判断。妥善保存购买凭证,如遇消费纠纷或发现虚假宣传行为,及时拨打12315热线投诉举报。
太原市市场监管部门将持续加大打击力度,严厉查处养老领域虚假宣传行为,切实维护老年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山西晚报·山河+记者 郭卫艳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